毕业多年之后,你还记得多少课本中的知识?
比如说这个人,你是否还有印象?
是不是已经把学到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
不过没关系,说到他的名字,你肯定会很熟悉,
他就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
而说起张衡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无疑就是候风地动仪了。
教材中的候风地动仪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在《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流传下来的虽只有零星的文字记录,但直到现在,其和制造人张衡一同,仍被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并且进入教科书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1953年中国发行的“张衡地动仪”邮票。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历史:
教材上的地动仪是怎么来的?
不过,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尽。那么,那个印刷在中国现代教材之中,让我们对其充满想象的“地动仪”,又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历史教材上展示的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一位叫王振铎的古代科技史学家根据史籍复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早在1936年,王振铎画出了第一套自己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稿,并采用“悬垂摆”的结构原理。也就是从地动仪的上部垂下来一根摆,用以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应机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振铎被任命为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在那个时代,他接到了一项特别的任务: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器物作陈列、宣传之用,其中就包括候风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