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第一八佰伴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昔 说起“浦东南京路”,曾经非昌里路一条街莫属。浦东商业家底弱,1994年举办迎春大联展,浦西名特优商店过江来设摊,浦东居民蜂拥而至置办年货,把崂山东路、崂山西路交汇处的U形马路挤得水泄不通。直到1995年底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开业,浦东人“过江大采购”的习惯才有所改变。
今 浦东的商业布局已形成两个主要的重量级商圈——小陆家嘴和八佰伴区域。小陆家嘴区域中,国金中心呈现高端消费业态,正大广场则呈现出中等偏上业态并承载餐饮功能。八佰伴区域商业设施成熟,拥有固定的回头客。作为上海百货业的重量级“新贵”,“老佛爷”将进驻陆家嘴。
图说:1995年12月20日的新民晚报
1995年12月20日,浦东迎来一件喜事——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开业。这一天,新民晚报头版《亚洲第一商厦的第一天》记录下当时全城沸腾的盛况:浦东和浦西赶来的市民等候着开门,门一开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入,上下几十部电梯顿时全部客满。人气十足的景象仿佛浦东在过自己的节日。
开业首日,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创下了一天光临同一店铺107万人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曾家住张杨路的王女士回忆说:“印象中那天浦东第一次大堵车。我的结婚对戒就是在第一八佰伴开业后不久买的。”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总裁和田一夫一早就来到商厦,不断地和员工打招呼,面对汹涌而来的客流露出微笑。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风靡一时,女创业家阿信的原型就是和田一夫的母亲,所以他在中国被称为“阿信之子”。
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是上海商业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的见证者,投资方为第一百货和八佰伴。商业引进外资那时没有先例,1992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兴办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
新世纪商厦本来可能开在浦西。有关方面曾推荐过淮海路思南路地块,而八佰伴却选择了几乎白纸一张的浦东,在张杨路浦东南路地块建造亚洲最大的百货商店。连很多上海人都不理解,因为相比浦西的繁华,浦东的商业基础实在太落后了。和田一夫先生给出答案:商厦的选址要跟着人口迁入的方向走。记得1996年5月我采访时听和田一夫先生说,由于八佰伴的决定,很多对中国投资犹豫的日本企业,开始探讨起投资中国的可行性。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八佰伴*。1998年3月底,中方接手全面经营新世纪商厦。2001年,首次产生利润。从2003年到2007年,商厦的销售规模和利润总额的年度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5年,新世纪商厦以45.62亿元蝉联上海百货年销售榜首。自2004年起,每年12月31日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的“岁末惊喜迎新年”活动,成为上海市民放手买买买的好去处。2017年12月31日,18个小时共实现销售额7.46亿元,平均每秒1.15万元,接待客流超20万人次。
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如今的陆家嘴商业设施丰富,足够让人逛上一天。国金中心、正大广场、尚悦湾广场等成为后起之秀,个性化商铺食肆散布在陆家嘴群楼之中。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所在的商圈,每天人来客往,浦东人购物要过江,早就成了“老黄历”。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谈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