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我们那时候,还是如今的孩子,学习课文通用的办法就是:抄、背、写。
每当让孩子抄写背诵时,他们都是一百个不情愿。有时为了逃避学习,他们还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派派指出,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效率低,还可能磨灭孩子学习的热情。并且,小学知识少,抄一抄背一背还行,但到了初高中,知识量大,还用这样的方法,那孩子不仅吃不消,还可能越学越差。
学霸派派分享他的“学习古文3步法”,简单实用,孩子拿去就能用。
第一步:要知晓古文背景
不管是学小古文还是诗词,老师都会先交代一下背景,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文情境,以及作者表达的意思。
我带女儿读《我爱读古文》时,也会要她先看一下作者生平事迹,以及写这篇文时的背景是什么。
比如读《醉翁亭记》, 我得告诉她,欧阳修是因为莫须有的罪被贬官至滁州,他忧国忧民,心情沉闷,才会寄情于酒,号称“醉翁”。但他在滁州任职期间,又发展生产与民同乐,心情欣喜。
有了这样的背景理解,女儿就能更好地解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千古名句,还不知不觉了解了当时的历史。
第二步: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
读古文切不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而应该逐字逐句翻译。
先大概读一遍原文,然后再看注释,最后看翻译。到这一步,孩子基本就知道一篇古文讲的是什么,接下来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翻译了。
这样,孩子才能做到大量积累。等下次在别的文章看到这些字时,就知道它们在文中的释义是什么。
比如《我爱读古文》中,有一篇讲的是匡衡凿壁偷光。其中有一句“邻舍有烛而不逮”。女儿看完原文注释和翻译后,再把每一个字对应起来,就知道“逮”不是我们所说的“逮住”,而是“到”的意思,是说邻居家的光照不到匡衡家里。
她掌握了这个字以后,若在别的文章也看到它,就能融会贯通了。
第三步:读古文要有乐趣
读生僻难懂的古文,本就是件枯燥的事情,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把它当任务来做,那孩子很难做到坚持。
所以,孩子读古文,一定要让他自己喜欢,能读出趣味性。
这就要求,古文读物得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理解能力。如果一开始就挑太难太生涩的读物,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畏难而退却。
我身边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读《我爱读古文》。这套书由不少学霸推荐,我自己也是带着女儿读,确实觉得它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