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远,历史罕见。
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许多企业遭受了很大的困难。2009年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幅跌至6.4%,进出口增速出现负值。
中国政府灵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迅速推出应对危机、扩大内需、稳定就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重要主张。
中国率先走出全球经济的寒冬。
2009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9.4%。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万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GDP在三十多年间增长了二十多倍,中国速度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1495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6.1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速接近10%,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此后,我国经济总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遥遥领先,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国际社会共渡难关带来更多的希望、信心。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令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自主创新的呼声愈加高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实施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整体面貌。
胡伟武是一名计算机系统研究人员。
为了打破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他组建团队立志研发出中国自己的芯片。
2001年,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龙芯课题组,开始开发中国芯片。
“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在北京宣布,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的通用CPU芯片‘龙芯一号’研制成功。”
2002年9月,中国第一枚通用芯片“龙芯一号”成功发布,结束了只能用外国芯片造计算机的历史。
2010年,龙芯落户中关村。在市场推动下,龙芯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
2015年3月31日,搭载着龙芯的北斗卫星,成功升空并顺利开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