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大家讲个秘密:现在不少标榜着「无损音质」的音乐,其实根本就不是无损音乐。什么?你早就知道了?那我再说一个吧:就像所谓的「无损音乐」一样,其实有很多人根本就听不出什么无损音质。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服气,说自己「在切换到无损音质后,能明显听到更多的歌曲细节,同时声场也开阔了」,这不就是无损音乐音质更好的证明吗?很遗憾,能在所谓的「无损音质」中听到更多的细节,这还真不一定是无损音乐的功劳。更多的只不过是软件启用了所谓的「无损音效」,把音乐的音量调大声了而已。
很多「无损」真的只是听个响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很简单。我们知道声音本质上是波动,我们的鼓膜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振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神经转化之后将其变成我们听到的声音。而在年龄或其他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程度会有所不同,比如年龄大的长辈对高频的声音可能就没有那么敏感。受听力障碍困扰的朋友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像人与人的视力有所差异一样,不同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人的听力范围会在20Hz与20000Hz之间,理论上越接近高频、低频两个极端的声音我们越难察觉。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将低、中、高频声音响度统一到-9dB的水平,人们对中频的声音依旧会更加敏感。落实到实际歌曲上的话,就是中频的声音我们听得更清楚,低频的鼓声和高频的人声我们不一定听得清。
没错,相信大家应该抓到重点了,高频的人声我们不一定听得清,这也是有些人觉得音乐「细节不够」的其中一个原因。其实音乐的细节就在那里,只是自己听不清而已。平时看文章字体太小我们知道把字体调大一点,对音乐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市面上有些音乐软件的所谓「无损音质」或者「无损音效」之所以可以让你听到更多的细节,其实只是在EQ均衡器里拉高了低频、高频的平衡,把那些你本来听不清的细节的音量拉高了而已,离真正的无损还差得远呢。
用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来讲:音乐就像一本小说,里面的字有黑色也有浅灰色,黑色字你可以轻松分辨,而浅灰色字和纸张融为一体,你分辨不出来(听不出细节)。无良出版商为了卖无损版,在小说印刷时把浅灰色字改成灰色,同时调大字号,方便你感受细节。
什么才是无损音质?与弄虚作假的假无损相对的,自然是真正的无损音乐。很多人以为无损音乐是与歌手原本的声音作对比,其实并不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无损指的是与歌手录制的母带相比,音乐文件在压缩时没有损失信息量。
与之相对的有损压缩,会在压缩音频文件时牺牲文件的采样率和码率,这种压缩方式就像压缩照片的分辨率一样,会对音乐的音质带来不可逆的压缩,因此压制出来的必然是有损音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有可以无损压缩的算法,也能压缩出不损失音频细节的无损歌曲,为什么还要忍受手机音乐软件里的「有损音乐」呢?用手机播放无损音乐,难点又在哪里呢?
手机播放无损的难点在哪里首先,和有损压缩相比,无损音乐的文件体积非常大,一首歌轻轻松松突破100MB,只要在手机里存十几张DSD专辑、音乐库就能轻轻松松拿下25GB的存储空间,让微信都自愧不如。在线的串流播放确实可以解决音频文件占用过大的问题,但考虑到现阶段手机网络还不够稳定,断断续续的无损音乐听起来远不如完整流畅的有损音乐。其实这也是高端的音乐播放器都支持存储拓展的原因:手机内置的那点存储空间,真的存不下多少无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