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者”是很多中国品牌发展的历史标签
基本上你现在能看得到的中国几十年历史的品牌或者有些甚至整个行业都经历了“追随”的过程,你可以把这钟抄袭式的追随理解为企业在品牌发展之路上的“原罪”,也可以理解为面对专利壁垒时的迎难而上。因为一个大国要崛起总会遇到军事壁垒资本壁垒和专利壁垒。
总之,在追随的过程中,那些找到自我的品牌活了下来,最经典的当属华为干掉思科,如今成为5G时代的引领者。而有些沉沦于抄袭的品牌,终将被时代抛弃。比如众泰和陆风。
而飞科就是活下来的品牌。
1999年创立的飞科,在2010年超越飞利浦,用了10年时间里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和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的电动剃须刀品牌。
双头旋转剃须刀到底是不是飞利浦的专利?不重要
飞科诞生于90年代的温州,当时当地不乏众多的剃须刀厂,剃须刀产品扎堆。但同质化严重,基本都是单头电动剃须刀,被戏称为“拔毛机”,缺乏核心技术,产品价格都不会超过30元,十几元的单头电动剃须刀比比皆是。
这对于躺在商场专柜里可以买到上千元的双头旋转飞利浦剃须刀,简直没有竞争对手。于是当飞科的双头剃须刀在央视广告轰炸,继而进入沃尔玛的时候,飞利浦坐不住了。
2004年5月,飞利浦的人闯入飞科,拍照打假,随后飞利浦起诉飞科的双头剃须刀侵犯自己的专利。一年之后,北京高院判决飞利浦起诉飞科侵犯专利无效,飞科胜诉!
这场官司其实很有意义,因为连飞科创始人自己都承认自己是受了飞利浦双头剃须刀的“启发”才做出了飞科自己的双头剃须刀,至于这种“启发”的程度有多深,现在肯定没有答案,因为对于已经成功的品牌来说,说啥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既然飞科能够胜诉,那它肯定是做了些事情的,飞科做了什么呢?
第一,飞科确确实实自己研发过双头技术,手上有研发的资料
第二,飞科购买了日本泉精器的旋转式剃须刀专利使用权
第三,对飞利浦已有专利进行无效申请
飞科在专利上的这些规范的操作,让飞科在面对诉讼时游刃有余。此后飞科也一直在专利建设上不断加强,当在2012年再次面临飞利浦起诉时,才能最终以飞利浦放弃部分专利权利收场。
如何像飞利浦一样,守护自己的成果,不要成为越国无疆
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价格错位竞争及在全国性主流电视频道的持续硬广投放,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飞科电器连续占据国内电动剃须刀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于2016年上市成功。
但是接下里,飞科却迎来了四年的滞胀,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市场份额,又被飞利浦超越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升级
在一二十年前,消费者手上没有钱的时候,买不起飞利浦,价廉质量尚可的飞科就成了很好的平替。但是到了今天,国际大牌的普通剃须刀价格也比较亲民,只要允许,大多数人还是宁愿选择像飞利浦一样的品牌。
2,飞科很难打入高端市场
飞利浦剃须刀销售均价450元,松下500元,博朗1115元,就连小米剃须刀都有150元,而飞科剃须刀的均价却只有135元。价格越高的产品,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际大牌。就像有能力买苹果手机的人基本上都买过苹果。
3,还是研发和创新
飞利浦研发费用占比重8.71%,而飞科却只有1.33%。真的是比你有天分的人比你更努力。
4,新晋网红品牌的崛起
2021年,中国市场有183个电动剃须刀品牌。飞科赖以成功的同质低价策略,不断的被这些竞争者模仿、复制。
可以说如果不解决这些产品和营销的问题,飞科有可能会像灭吴之后的越国一样无所作为,最终被战国的硝烟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