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鹰嘴豆在我国是一个少数人熟悉,多数人陌生的豆科作物。
对于不熟悉鹰嘴豆的朋友来说,可能很难想象这个我们以为名不见经传的豆子,其实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面积位居豆类作物的第3位,仅排在大豆和菜豆之后。
当然在这也不奇怪,毕竟当前国内鹰嘴豆的种植规模不大也就30万亩左右,比起世界范围内1亿5千万亩的总种植面积,就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了。
近些年鹰嘴豆在国内的“健康饮食圈”小火了一把,以至于做美食的朋友比做农业的人更熟悉它,但只要有人想吃,农业人就一定很快跟上来了。
中国农业人对新兴农作物的“情感”非常浓烈,这“情感”说白了就是想种。早几年的时候就有几个初涉农业的朋友和依农探讨关于发展种植鹰嘴豆的事情,熟悉依农的朋友都知道,在作物发展种植上依农特别喜欢“泼冷水”,喜欢先谈困难再聊机遇发展,因此聊完之后不少朋友就退缩了。其说实话就个人来讲依农对于鹰嘴豆这个作物的一些特点还是比较喜欢的,因此觉得确实值得写一些东西给大家看。当然依农寡识,一些见解和建议可能没有足够的大局观,但是或许对想发展种植或已经在种植鹰嘴豆的朋友们有些许的帮助。
认识了解鹰嘴豆,一个年老的“新兴作物”鹰嘴豆又称鸡心豆、挑豆等,这些名字均由其豆子的特殊形状而来,为豆科鹰嘴豆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当前鹰嘴豆规模化栽培品种的株高约在50——90厘米左右,一般情况下一个豆荚中只有1——2粒鹰嘴豆且1粒居多,高产品种每株豆荚可达百个以上。鹰嘴豆的根系十分发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尤其耐旱,当前各大洲基本均有分布。鹰嘴豆原产于亚洲西部,在其原产地它是相当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有“黄金豆”、“豆中之王”的美誉。
依农之所以说鹰嘴豆是一个“年老”的新兴作物,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大部分国人对其的不了解,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它可能是人类最早栽培驯化的豆类作物之一,距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种植历史,比原产于我国大豆的人为栽培的时间还要早上2000年。另外虽然大多数国人对鹰嘴豆比较陌生(这里依农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下,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是熟悉鹰嘴豆的朋友,要不然也不会因标题中“鹰嘴豆”进来阅读),但是它传入我国的时间其实也并不算晚,有史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我国新疆地区就已对其进行人为的栽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初期引种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国农业对作物多样化的需求,鹰嘴豆在国内才开始被规模化的推广种植,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农作物,并且不论从产区适种性还是种植收益提升上,目前它在国内产区反馈的效果都相对较好,其实原因农业人都明白,还是种的少有可操作的区间。
当前鹰嘴豆的种植生产情况在简单的了解鹰嘴豆之后,要想谈发展种植一种农作物,那势必要看看它当前在国内外的种植生产情况,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亚洲是鹰嘴豆的主产区,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种植面积较大,约占世界范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两国均为鹰嘴豆的出口和消耗大国,去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朋友多可能见过各种以鹰嘴豆为原料的街边小吃或是农副产品。另外非洲、欧洲、美洲也有种植分布,在非洲鹰嘴豆主要作为粮食作物,欧美地区则多用其加工成鹰嘴豆泥或是如花生酱一类的食品辅料,并有一定的进口需求。我国鹰嘴豆的栽培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旱区近年来也有一定的种植发展,当然其它地区也有零星的分布,不过占比不高,可能都不足5%,也就是说90%以上都集中在新疆。就像前文依农提到的我国鹰嘴豆种植面积也就30万亩不到,在世界范围内都占不得百分比。不过在农业人眼里,种的少可能是发展种植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是这样,毕竟鹰嘴豆被誉为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食品,宣传的好将来可能会有不错的销路。
但是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再做决定,那么仅以种植面积断发展还是有些武断了,我们再来看一个关键点,聊聊鹰嘴豆的产能(种植收益)。首先我们从亩产看,世界范围内鹰嘴豆的平均亩产也就在200公斤左右,早期我国鹰嘴豆产区的平均亩产也就几十公斤,当前平均亩产基本可以维持在150——200公斤左右,一些试种栽培田的亩产可达300公斤以上(在规模化之前,实验种植的高数据参考意义不大)。然后我们从投资看,鹰嘴豆的适应能力较强,根系固氮能力强,病虫害相对较少,可粗放式的管理(当然这里的粗放不是不管理,只是相对于其它作物而言),因此投资成本不大。最后我们从价格上来看,干鹰嘴豆的市场价格约在10——20元一公斤左右,加工后价格会更高,产地价格就要低一些。从这三个角度总体来看,鹰嘴豆的产能相对于蔬菜、果树虽不突出,但是相对于粮食和杂粮还是可以,就当前国内产区表现来看,良好种植生产情况下农民朋友的亩收益约在600——1000元左右,产能尚可。写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依农你这“凉水”还没泼出来呢,别着急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