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司马懿
除了运用于战场,谈吐捷对抖机灵也是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方式。科举制度在当时还没有诞生,朝廷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主要是以“名”取士。
这样一来,名望对于有政治抱负的读书人来说,就显得重要之极。
当时汝南许劭兄弟甚至搞了个著名人物品评,每月初一发表,名为“月旦评”,在江湖中威望极高,地位相当于电视剧里的“琅琊榜”。
可是如何提高自身名望呢?异于常人的行止、振聋发聩的言谈都是重要的加分项。
诸葛亮在隆中的时候,就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他曾抱膝长吟,指着几个朋友石广元、徐元直等说:你们当官的话,可以当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
不说比说强,千言万语都已经蕴含在那邪魅狂狷的一笑中了。后来,水镜先生就把这些言谈表现讲给刘备听,认为诸葛亮“其才不可量也”。
可见,口才达人,不仅能在合适的时候发声,也能在最恰当的时候闭嘴。
与此同时,语言还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在那个既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的年代,成本低、参与度高的语言节目,是调剂枯燥生活的绝佳选择。
一次,孙权大会群臣,叫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子瑜是诸葛瑾的字,诸葛瑾生来脸长,孙权借此嘲笑他。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立刻起身,在“诸葛子瑜”后面续了“之驴”二字,举座欢笑,孙权还顺势把驴赐给了诸葛恪,于是宫廷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诸葛亮
三、铁嘴是怎么炼成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三国短短几十年,就涌现出这么多铜齿钢牙的嘴炮,与当时的特殊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分裂割据、政局动荡的时代,却往往也是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最为活跃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个派别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奔走呼号,争相推出自己的学说。而三国两晋时期,儒术终于脱颖而出,被尊为国教。
如果说春秋战国百家理念不同,各自为政地摆出观点像是进行演讲比赛的话,魏晋名士们秉承共同的儒家理念,更像是在参加有了统一规则和标准的辩论。
例如,当时社会,最大的政治正确是“兴复汉室”。虽然“汉室”早已被打成一个烂摊子,但各个势力却都在奋力表现对汉的忠诚,争相表示自己才是汉的正统传人。
刘备
曹家挟天子被“禅让”取得了皇位,随后刘备以皇家传人的身份继位。两家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吴国则掌握外交主导权,灵活权变,联刘联曹,左右逢源。
虽然都是假正统,然而讽刺的是,“到底谁最正统?”这个问题成为三国的争论焦点,也每每有大神拿这个做文章怼人。
吴国铁嘴郑泉出使益州,刘备问:“吴王为什么不回复我写给他的信?是觉得我称王益州名不正言不顺吗?”
郑泉说:“曹操父子把自己凌驾于汉朝之上,终有一天要篡夺皇位。殿下贵为皇族,有责任保卫汉室。现在殿下不是亲自拿起武器讨伐曹操,而是急于自封为王,不符合天下人对殿下的期望。所以我的主公没有回信。”
刘备:这……
把刘备搞得十分羞愧。
另一方面,儒术虽然被独尊,但还未能达到独霸思想界的地位。当时儒家经典已全部被秦始皇焚烧殆尽,只好召集国内儒者凭借记忆重新记录成书。
再加上后来在孔子故居夹墙里发现的秦以前的文本,分为“今文”与“古文”,由各个学派不断研究争论,后经郑玄传承发展,学科体系还比较稚嫩。
太极
后汉末年,连年的战乱使汉帝国权威受到动摇,儒教的国教地位受到冲击,许多人的注意力又重新转向诸子百家多种多样的世界。
就这样,融合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哲学思辨的“玄学”流行起来了。一时间,就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清谈”蔚然成风。
“清谈”所讨论的,都是一些“有趣而无用”的跳脱现实的问题,像是“圣人有没有喜怒哀乐”“有兄弟好不好”之类。对谈时不仅要求论点高明,还必须有高超的语言技巧,特别是那些能让对方理屈词穷的一发击中的反论。
有一次,刘惔到王蒙家“清谈”,刘走后,王蒙的儿子问其父:“你和刘惔谁胜了?”
王蒙说:“韵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韵音令辞是语言优美动听,“往辄破的”是说理论上一发即中。
可见:怼死人的铁嘴功在当时有极为成熟的技术支撑。
更何况,当时社会风气尊崇名士,谈吐粗鲁、不懂得念书修习是会被人瞧不起的。一天张飞拜访名士刘巴,可是刘巴一句话都不跟张飞讲,张飞很生气。
诸葛亮听说了这件事就劝刘巴道:张飞虽是个武人,但很敬慕足下,你就就屈就一下跟他说几句话能如何呢?刘巴却回答:我跟他一介武夫有什么好说的?坚决不搭理张飞。可见当时铁嘴功的鄙视链:有文化的鄙视没文化的。
而吴国的名将吕蒙,就知道发奋读书。后来鲁肃发现吕蒙进步神速、谈吐不凡,大为吃惊,拍着吕蒙的肩膀赞赏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挺起胸膛,骄傲地回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勤奋使人进步,多读书、多练习,你也能成长为内外兼修、巧舌如簧的铁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