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白如莲,形似珍珠,闻一闻清香扑鼻,嚼一嚼口舌生津。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这种名为“芡实”的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如今已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金疙瘩”,年产值超过1.6亿元。
小小芡实,过亿收入,车桥人感激一个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陈殿平。
1997年,车桥镇光华村人陈殿平到苏州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殿平得知房东种植的芡实,区区14斤,卖了700元。“每斤单价50元,赶上孩子一学期的学费了。”陈殿平一脸惊讶,“这是宝贝呀,家里十几亩地要是都种上芡实,那不得发财了?”
盘算,思量,越想越激动,热血沸腾的陈殿平像发现了致富宝典,兴冲冲从苏州赶回老家,决心种芡实。
然而,陈殿平的芡实“致富梦”,被父亲浇了一盆冷水:“要折腾可以,自家的地一分一厘不许动。”陈殿平不甘心,花500元在村里承包了12亩芦苇荡,“牛刀小试”种上了芡实。
结果,12亩芡实,七七八八成活的不到3亩。可正是这3亩芡实带来“第一桶金”,让陈殿平信心倍增:“3亩地收获芡实120斤,净收入7000多元,抵得上我打半年工。”
陈殿平(右)父子在芡实加工车间
信心是成功的动力源。2013年,陈殿平的芡实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发展方向从单纯的种植,延伸到了芡实机械化加工。一个由陈殿平领衔、村民参与的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也于此前的2012年诞生。
陈殿平种植芡实,虽然遭到父亲反对,但儿子陈杰却双手赞成。不仅如此,2019年,大学毕业的陈杰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光华村,给陈殿平当助手。得益于此,两年多来,陈殿平的芡实“致富梦”正在向芡实酒、芡实糕、芡实羹、芡实休闲食品等深加工领域进军,走出了一条“企业 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发展路径。目前,仅陈殿平父子种植的芡实,面积已达2800亩,年销售芡实 35万公斤,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在陈殿平父子带动下,车桥镇的芡实种植渐入佳境。全镇8个村已种植芡实25000亩,每年不仅可为农民实现芡实收入3500多万元,还为当地劳动力增加芡实种植务工收入6000多万元。
来源:淮安日报
通讯员:李炳瑶 周正芳 融媒体记者: 王正道 杜勇清
编辑: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