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9月18日,“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当代艺术作品,是龙门石窟文物首次来到上海。千年前的北魏“龙门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空间中对话。
澎湃新闻获悉,这也是上海大学和河南省文物局在文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下的首个工作成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致辞中表示,未来双方将在考古发掘、研究阐释等文博事业发展领域持续互动合作。
展览现场
龙门石窟是云冈石窟的延续,始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在长达1400余年的时间中,每一个朝代都对其都有修复和继续创作,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北魏是龙门石窟的第一个兴盛期,北魏时期的造像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从平城到洛阳,龙门石窟中北魏造像多面孔清新,身材瘦长,颇有一种文士之风。唐朝是龙门石窟的第二兴盛期,造像也与北魏时期有明显的不同。两个时代造像艺术,以及其背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展览中可见端倪。
展览入口,一尊唐代佛坐像,国家一级文物,高199、宽79.5、厚67厘米,征集;坐像和台座为系整体雕刻而成,肉髻表面遍布波状发纹,正面作“品”字形。右手残失,左手食指、中指伸直。衣褶在膝前向下弯曲,袈裟下摆垂覆于八角形台座上。
北魏的“秀骨清像”与“刚健质朴”的碑刻
从仿唐代万佛洞式样的展厅入口进入,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唐代圆雕佛坐像。伫足凝视,佛像面容恬静,上扬的嘴角带着来自唐代的微笑。
视角转向一尊北魏小佛头,石凿之间的“秀骨清像”一览无遗。相比大同云冈石窟,龙门北魏造像更接近南朝,在北魏建都平城的时代,就不断受到南方的影响,也有因南方政权更替而投靠北魏王朝的东晋皇族,他们带来的魏晋自由豁达的精神,不断地影响着中原故地的新居民。到了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制度,南朝文化审美也潜移默化影响了的龙门石窟的新样式。
菩萨头像,国家二级文物,北魏(386~534年),高19、宽11.5、厚8.5厘米,1987年龙门石窟西山火烧洞前出土;该菩萨面目俊秀含蓄,呈闭目沉思之态,头戴宝冠,冠中间饰一自空而下的飞天,两侧为相对的飞天,装饰极为独特,表现出北魏晚期的清秀风格,雕刻精湛。
展出的虽只是一件小佛头,但其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透露着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尤其头饰上雕有的三身飞天,线条概括飘逸,仪态万千,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