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卡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要说清唐卡的起源,并给唐卡下个简单的结论是件很难的事,唯一的方法,也是很笨拙的办法,就是用实物来说明。在尚未发掘出新的成果之前,我们对早期唐卡的认识只能凭借公元8世纪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遗存及公元10~13世纪西夏黑水城的帛画、布画和阿里古格绘画为主,后期则是从明代至今来勾画出唐卡艺术从古至今的简要轮廓和基础依据。
送子罗汉唐卡
在内容上,早期以纯宗教题材为主,后来逐步融入历史人物、传记故事及世俗题材。
在材质上,早期在布、麻、绢上以绘画为主,后来增加丝绸、锦缎甚至珠宝等多种形式与工艺来进行表现。
在形制上,早期多在上下以染色布料缝制装裱,后来逐渐复杂,成为画心四周镶锦缎边并带有天地杆和轴头的“标准样式”。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品种上,早期以“止唐”彩绘唐卡为主,后来发展为刺绣、贴花、堆绣、缂丝等多品种、多类别的唐卡。
在风格上,早期主要受天竺、尼婆罗、克什米尔等邻国影响,后期主要受中原汉地艺术影响,而明代以后开始逐渐形成西藏本土的艺术风格。
▌唐卡的产生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有关唐卡形成的藏文史料有两种常被人引用的版本:一是将唐卡的起源定为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其根据是五世达赖所著《释迦佛像·水晶宝镜》书中的一段话:“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在这里没有涉及绘画的材质、形制和“唐卡”这一词汇,即使记录属实,这幅绘画也只能被客观地视为“可移动的神像”。
明代莲花生大师唐卡
二是关于“唐卡”一词最早的出现,来源于12世纪左右的藏文史籍《巴协》一书中对于8世纪中叶建造桑耶寺的记载:“所有塑像都与密乘所说相符。总共有塑像七十九尊,经部续部的传承画像十四部、柱子一千零二、大门三十六、小门四十二、大梯六、大钟八、大丝缎唐卡三……”书中所提到的“大丝缎唐卡”,为我们提供了“唐卡”这一专用词汇出现的最早的文字依据。虽然我们无法寻觅到这三幅大丝缎唐卡的真迹,但在吐蕃占领敦煌时期(761~848年),在敦煌藏经洞的遗存中所画在丝绢上的作品,尤其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836年由藏族画师白央参与绘制的《药师净土图》更得以实证。而在西夏黑水城出土的11世纪至13世纪的布画、绢画,从内容到形制已具有唐卡成熟的特质,特别是福特收藏的12世纪有藏文题记的《绿度母》唐卡,则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唐卡的标准样式,从而印证了《巴协》书中的文字记载,即在公元8世纪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唐卡已经出现,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吐蕃帛画在时代上相符,到了公元12世纪已趋于成熟,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一个独立画种广为流传。
观世音菩萨心性安息像唐卡
唐卡与国内外其他艺术(包括宗教绘画艺术)的最大的区别:一是在于它的独特内容,二是在于它所使用的特殊材料(包括藏纸、丝绢、锦缎和经特殊处理的布料),三是在于它特别的装裱形制。
藏学家谢继胜教授认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与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衍变而成。而从唐卡的装裱形制结合汉地卷轴画发展的历史来看,唐卡采用的装裱方法当属源于唐末、至宋宣和年间日臻完备的著名的书画装裱方式“宣和装”。但需要强调的是汉地的旗幡画、卷轴画只是带给唐卡形制的一种借鉴与影响,而在材料使用、工艺制作及表现手法上却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唐卡艺术在总体风格上不同于国内外任何画种而独树一帜。
▌唐卡的形制
唐卡的形制是唐卡特色风格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识别唐卡的标识之一。其构成形式与汉地旗幡画、卷轴画极为接近,后来随着唐卡艺术的发展而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现就具体构成内容做一简介,并与汉地卷轴画进行分析比较。
一、形制的构成特征
常见的唐卡是由画心、边饰、盖幔、丝带及天地杆、轴头六部分构成。
画心是唐卡最核心的部分,藏语称之为“麦龙”,意为“镜”,是唐卡的灵魂和主体。围绕画心四周是用红、黄、蓝三色图纹锦缎组成的边饰。通常情况下红黄边在内,宽度一致;蓝边在外,宽度增加一倍;上幅长度为唐卡总长度的四分之一,下幅长度为总长的二分之一,藏语称之为“甲周”,象征彩虹,也代表世界形成的天、地、火三元素。在下幅的中心部分另缝制一块方形的名贵的图纹锦缎而称之为“唐门”或“佛田”,这是连接人和神、通向佛国的“殊地”。边饰的规格和材质按不同地域的传统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民间唐卡甚至用云纹彩绘代之。画面上盖有丝幔,藏语为“夏克”,丝幔有外显式和内隐式两个品种。外显式是在黄色丝绸上用藏红花汁来点染花卉图纹,内隐式是在素色丝绢上隐制各类图纹及咒语,最名贵的是隐制有佛、菩萨图像,只有在一定的光线角度下才能看见。供养时将丝幔向上有序地叠成团花,固定于上端的丝线,象征佛的华盖。放下时便成为保护画像的盖幔。丝幔上有两条红色的丝线,丝带的末端为喙形,被称为“鸟嘴”。丝带的作用一是压住唐卡的内气,二是增加唐卡的神圣与庄重。
清代弥勒唐卡
为了悬挂,唐卡需在上沿内装细木条,称为“贡薪”,下端内装圆木棍,称为“贡向”。木棍两端套轴头,称为“唐尕”。最好的唐尕为纯银、鎏金、象牙、珊瑚等珍贵材质透雕成型,成为名贵唐卡的象征。
另外还必须用白线对画面锁边,称为“贵达嘎波”,象征白菩提心;用红线对四周锦缎锁边,称为“贵达玛波”,象征红菩提心;还有上方悬挂唐卡的挂线,称为“昆它”;唐卡丝幔上的一根丝带,称为“夏克昆它”,用于系住丝幔向上卷起的团花。
早期唐卡的形制较为简单,多以红色画边或土布染色镶上下边,左右无边,天地杆常以细竹或藤条制作,没有轴头。明代以后,形制越来越复杂,并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可视为用锦缎制作的“软佛龛”,而画心“麦龙”镶嵌于龛内,这种装裱形制不但具有装饰、保护功能,而且与西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相适应,便于卷起来四处游走,也便于随时展开悬挂供养。
二、与汉地卷轴画的区别
西藏宗教唐卡画与汉地文人卷轴画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从材质、工艺、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形成迥然不同的特色风格。
一是在材质上汉地的卷轴画心是以纸本为主,而唐卡是以布料为主;二是汉地的四周装饰是以绫绢用糨糊装裱,而唐卡是以布、毛料或锦缎以针线缝制,并在下面镶有方形“唐门”;三是汉式卷轴画面上无覆盖物,而唐卡画面上有丝质盖幔;四是在悬挂方式上,汉式的横幅画是左右加杆,而唐卡仍旧上面加杆、下面加轴,垂直悬挂;五是在文字题跋上,汉式的文人画是将文字、印章、绘画融为一体,并标明作者和年代,表现于画面或绫边之上,而唐卡的文字除传记故事类唐卡和喇嘛玛尼说唱唐卡在正面有图释藏文外,一切密咒、颂词等均写在画的背面,并且不署名、不标年、不盖章,不过也偶尔有在背面写有梵文、画佛塔和压盖高僧手印的习俗。
清代金刚萨埵唐卡
这两种艺术形式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色风格:汉式卷轴画(包括工笔重彩画)的文化体现主要在于画面本身,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空疏、典雅、和谐、内敛的文人气质,而唐卡所主张的则是饱满、强烈、瑰丽、神圣的宗教热情。而且唐卡对背面进行开光加持,并以文字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同时寄托了唐卡画师和施主的心愿。如本人所收藏的一轴清代《无量光佛》彩绘唐卡,除了在背面手写“嗡、啊、吽”密咒外还写有祈祷诗,译文如下:“……奇妙的百种幻显,怀着虔诚之心,精心绘制智慧之神,虔诚祈祷赞颂,消除业障,增长善业,祈愿弘法长久获得善业菩提心,起源福得资量之力,获得长寿之身,增长财富,政教之力,迅速获得无上菩提之正果,成为众生解脱之导师”。这充分表现了一位虔诚的唐卡画师绘制唐卡的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