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农历壬寅虎年,寅属虎,俗称虎年,虎为百兽之王,虎天生具有王者风范,威震四方。虎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虎是扶正镇邪的保护神。
老虎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过崇拜虎的部族。《山海经》里也记载着“神虎吃恶鬼”的神话故事。虎被奉为“西方之神”,“五灵”之一。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蚌塑的出土,发现了最早的原始形态虎神,这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丹东后洼出土的玉器虎头佩饰,浙江良渚出土的玉器人虎(人神)合一的“神徽”。这些都说明我国的虎文化,早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带有深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饮食中的虎文化在中华食海中,有许多以虎形、虎色命名的美馔佳肴。其中有“虎皮”系列菜,如虎皮辣椒、虎皮豆腐、虎皮三鲜、虎皮鸽蛋、虎皮鸡蛋、虎皮鹌鹑蛋、虎皮肘子、虎皮花生、虎皮肉、虎皮梳子肉等等,皆因主料烹制后呈褐黄色,并有深浅相间的花纹,与斑猛虎略似而得名。
另外,以“虎”字入菜名还有山东菜中有“虎头鱼”“虎头鸡”;扬州菜中有“炝虎尾”(又称“炝鳝尾”);天津菜中有“炸虎尾”(俗称“瓤馅大肠”);朝鲜族菜中有“虎服肉”;河南有风味小吃“龙虎面”;江南一带民间菜中还有“虎眼蛋”等。
中华饮食文化中的虎文化是相当丰富的,其中还有不少有关虎的成语、典故,成语中的“狼吞虎咽”“如虎啖肉”等,就是形容某个人在吃东西时,那种又急又猛,大口囫囵吞的贪馋样子。
民俗中的虎文化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多用铜制虎形“虎符”做为兵权的象征。
古时,还有老虎参战的故事。相传,公元前23年,王莽军中有个叫巨无霸的大将。此人身高一丈,腰粗十围,力大无穷,号称“天下无敌”。他曾训练一支“老虎队”,在军前助威,也曾屡获奇功。一次,在昆明城外,刘秀率精锐汉军3000人,与王莽激战。开始时,王莽军中的“老虎队”凶猛异常,刘秀军队节节败退。不料这时突降倾盆大雨,老虎淋得四肢发抖,一时阵脚大乱,刘秀一看时机已到,马上率领大军反扑过来,王莽吃了败仗渡河逃命,“老虎队”全军覆没。
我国史书上还有唐代名医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故事。一天,他上山采药,遇到一只老虎,张开大嘴,跪在地上向他求医,经诊断是吃了兽骨卡住了喉咙。于是,孙思邈使用一个铁环支撑着虎嘴,顺利地取出了那块残骨,老虎顿时病愈,连连向孙思邈点头道谢而去,后来,铁环被镶上铜铃,称为“虎撑子”,又名“串铃”,成为流动行医的响器。
古代传统戏曲名称中带“虎”字的戏文更是不胜枚举,如《虎头牌》《虎囊弹》《虎牢关》《独虎营》《胭脂虎》……现代戏剧中有《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等,京剧大师尚小云曾编演一出《虎乳飞仙传》,描写的就是一只老虎哺育了一个婴儿成长的故事。
虎是力量的象征,是阳刚精神的表现,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崇虎、敬虎的习俗。我国陕西华县一带农村还流行在结婚时挂老虎馍的习俗。在娶亲之前,男方的舅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头绳拴在一起,公老虎头额上写个“王”字,表示男的要当家为王;母老虎的头额上要做一对飞鸟,寓妻随夫飞之意。两只老虎脖子前各有一只小老虎,寓意新人早生“虎”子。新娘进门后,便将母虎馍挂在她颈上,公老虎馍则挂在新郎颈上,进入洞房后,便互相食之,以示夫妻恩爱同心,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