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青蒜丰产增效栽培
青蒜食用的是鲜嫩的假茎和绿叶。其生育期相对较短,效益好,是蒜农的主要栽培选择。要实现秋青蒜亩 (1 亩=667平方米,下同)产3 500~4 000 千克、夏青蒜 2 500~3 000 千克、春青蒜 3 000~3 500 千克,应从良种选用、翻耕整地、肥水管理等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现将栽培经验简介如下。
1.植地选择和整地
耕作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光照充足、无旱涝之虑、灌排便利的壤土、沙壤土地栽培青蒜易获高产和优质。青蒜连作病虫害加重,产量会下降 10%~20%,最好与玉米、水稻、小白菜、甘薯等非葱蒜类作物轮作,以提高产量和栽培效益。地下水位较高的,应深沟高畦栽培。
青蒜播种密度大,生育期较短,应适当加大基肥用量。腐熟有机肥肥效长而全面,应重视施用。红壤或黄壤薄瘠地,应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为控制连作障碍,青蒜连作时酸性土壤翻耕前,每亩要施用生石灰粉70~80千克,有较好的消毒防病作用,又可向土壤补充一定量的钙源。翻耕整地要在播种前4~5天完成,中等肥力的地事前每亩浇施腐熟粪肥8 000~9 000千克、氯化钾20 千克、钙镁磷肥 50 千克,或腐熟猪牛粪4 500~5 000千克、氯化钾20千克、碳酸氢铵15 千克,接着翻耙 2~3 次并整成所需的畦。
2.品种、播期选定及种蒜处理
青蒜利用的部位是嫩脆的假茎和绿叶,应选丰产优质、假茎长而粗壮、叶宽长肥厚、出苗快又齐,耐热抗寒、生育期短、生长快、黄尖少、外观好的优良品种。可供选用的良种有普陀大蒜、彭县中熟、耀县红皮、软叶蒜和陆良蒜等。大瓣蒜种虽用种量和成本有所上升,但产量比小瓣种高20%以上,假茎粗长、品质优、抗逆性强、售价高,值得采用。种蒜要求无病虫和畸形,蒜瓣饱满且整齐一致,发芽率高。
青蒜播种期应根据市场需求、茬口按排、劳动力等灵活确定,可分期分批播种。秋冬青蒜可在8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后在畦面覆盖草木灰或稻草等;春青蒜在3月中~下旬播种,夏青蒜于8月上~中旬播种。春播要选晴天进行,播种后畦面覆盖稻草等;夏播宜选阴天进行,播种后畦面覆盖稻草等,并为防夏季高温影响出苗,播种后要架空覆盖遮阳网,苗出齐后揭去遮阳网。
夏季青蒜播前应对蒜种进行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否则播种后多不会发芽出土。用井水等冷凉清水浸泡蒜瓣1~2天或将蒜瓣放防空洞、地窖等3~4天,可打破休眠。为防种蒜瓣带病,可于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浸种17~24小时,捞出晾干后再播种。
3.精心播种
青蒜的播种密度比其它用途的大蒜高,其中春、夏青蒜又比秋冬青蒜密度高。青蒜适当播密,有利茎叶向上生长和提高产量。青蒜栽培以浅沟条播为好,秋冬青蒜株距为4~5厘米、行距15~16厘米;春季青 蒜 株 距 4~5 厘 米 、 行 距10~12 厘米;夏季青蒜株距3~4 厘米、行距 6~7 厘米。
播种深度要适宜,过深延缓出苗或难以出苗;过浅种瓣露于土外,风吹日晒,同样难以发芽出苗。稍浅播有利早出苗和齐出苗,最适播种深度为蒜瓣顶部与地表相平但不露出土。
播种时将蒜瓣轻轻按入土中或将种蒜按株行距摆于播种沟中,后覆土盖种。播种时遇干旱或土壤墒情差时,播后要及时浇适量的水,以利早出苗和齐出苗。青蒜亩播种量因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栽培密度和种瓣大小等有所不同,亩用种量为230~350千克。
为防杂草和减少除草用工,播种后至出苗前可地表喷洒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兑水45~50千克,也可用 48%氟乐灵乳油等,每亩用药2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洒。
4.抓好田间管理
春季雨水多,土壤湿度高,应及时清沟排水。夏、秋季气温高,土壤蒸发快,播种后每隔3~4天浇水一次;浇水应选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高温烈日时不可浇水。
青蒜生长期相对较短,对土壤肥沃、基肥用足的地,整个生长期可不用追肥;肥力不足的地,苗高4~5厘米时可开始追肥,每次、每亩沟施或兑水浇施尿素12~13千克,也可施用兑水腐熟粪肥300~400千克,整个生长期可追肥 2 次,最后一次追肥最迟要在采收前15天进行。
青蒜生长的早期和中期适当培土,能增加假茎长度,提高品质和产量,一般培土1~2次。第一次在蒜苗出齐后,覆盖一层细土或谷壳等,厚4~5厘米;第二次在生长中期,培土厚3~4厘米。劳动力紧张或当地市场对假茎长度无要求的,也可不培土。
5.适时采收
青蒜长到5~8片叶时可分批采收。采收时机应根据市场需求、价格、产量要求和人力等确定;采收过早,产量低,效益差;过晚,纤维含量高、品质下降,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售价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