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城市详细人口资料的公布,城市规模的争议也告一段落。
湖北共有3个地级市升格为大城市,襄阳、宜昌、十堰上榜。省会武汉,城区人口接近千万,位居全国特大城市之首。
我们今天就来重点分析一下,湖北入围的3个地级大城市。
在2000年之前,湖北提出的一特五大格局,即扶持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如今武汉市早已实现了湖北当初的目标,但是5个大城市现在只上榜了3个。
根据全国的统计资料,襄阳在三个地市中城市规模最大,城区人口为146.37万,其次是宜昌市122.27万,最后是十堰市,108.42万。
这里面襄阳其实不需要说太多,因为襄阳的城市规模很早就是湖北第二位,而且这几年GDP增长也很快,也是湖北第二强市。
襄阳和宜昌,都是湖北在2000年之后明确的2个副中心城市。两个城市比起来,明显宜昌的进步得更快。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熟悉湖北地理的人都知道,湖北的平原和湖区都集中在中部,西部和东部都是山区。宜昌是位于平原到山区的过渡地带,所以宜昌东部的县市还是平原,但是西部的县市已经属于山区了。
宜昌建市其实比襄阳更早,因为宜昌靠近长江,有港口之便。
襄阳的兴起,与二汽集团也就是现在的东风汽车有很大的关系。襄阳成为东风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和乘用车生产基地,这些至今依然是襄阳重要的工业支柱。
也就是说,襄阳是从七八十年代,才开始发展,成就了现在的地位。
宜昌的机遇,则是得益于三峡工程,甚至还一度差一点成为三峡省的省会。
两市被明确为副中心之后,加上三峡效应的叠加,宜昌的经济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基本都是领先于襄阳。
但是宜昌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就是国家提出了搬转沿江的化工产业,从2018年之后,襄阳开始超过宜昌。
襄阳城市的优势在于把当年的襄阳县改成区,城市规模一下扩大了许多,成为湖北第二大的城市。
如果论市辖区,宜昌比襄阳还要多,但是点军和猇亭2个区规模实在是太小,加起来还不如别个的半个区。
宜昌城市扩大的机遇也是撤县设区,就是原宜昌县更名为夷陵区。
夷陵原本是远城区,随着宜昌外围的不断扩大,现在开始逐渐和主城区融为一体。由于宜昌市是一个狭长型的带状城市,这样可以更容易把各个区连成一片。
所以宜昌市这几年城区人口一下扩大了许多,3年前都还只有七八十万人,如今就已经发展成为122万的大城市,跟襄阳的差距逐渐缩小。
说明宜昌进步很快。
同样的机遇还有十堰市。这个才是二汽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可以说十堰完全是一个企业成就的。
但是随着东风集团总部搬迁至武汉之后,对十堰的影响很大。
好在东风的商业车基地依然是在十堰,还引入了一部分乘用车品牌,这几年十堰才逐渐缓过气来。
十堰之前也是湖北省规划的5个大城市之一。十堰原本只有2个区,后来把距离城区数十公里的郧县更名为郧阳区之后,十堰的城区范围扩大了不少。
城区人口也增加了二三十万,成为大城市。
可以说,湖北的3个地级大城市中,如果不通过撤县设区,宜昌和十堰肯定是很难升格的。比如荆州市,就是如此。
荆州也是湖北规划的5个大城市之一,在襄阳和宜昌尚未崛起之前,荆州可以湖北第二大的地区,人口总量大、经济实力强。
后来荆州经过多次拆分,再加上一主二副明确之后,荆州发展进入了痛苦的20年。城市规模裹足不前,人口总量年年流失。
可以说,现在荆州的城市规模,跟20年前相比,没有扩大多少。
而且荆州也曾计划将周边的2个县,撤县设区,无奈错过了最好时机,由于指标达不到,没有成功。
这两年,荆州虽然城市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在国家公布的数据中,依然没有进入大城市的行列。
同样落寞的还有黄石市。
城市的发展,其实和个人的命运差不多,一旦机遇来临,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就有可能发生巨变。
湖北目前已经形成一主二副格局,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城市崛起,超过这2个副中心城市,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