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我的母亲在楼观台留影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个年龄段的人,既有上世纪中叶缺吃少穿的铭心记忆,又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亲身感受。我于五年前退休,赋闲在家,衣食无忧,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脑海常常浮现出让我心动温暖的母爱往事。
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她七十二年的生命长河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但她概莫能外地把世间伟大的母爱,用她的勤劳与善良给予了她的儿女们,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瞬。
她的一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封建的旧中国留给她的,是那双被束缚的小脚,解放后,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了母亲最大心愿,并为之不知吃了多少苦,熬费了多少心血。
当我还在孩提时,我的哥哥姐姐已经分别上着中学、小学,一个庄户人家,要养育五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供其上学,这在上世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生活的艰辛是不言而语的。每逢周末,上学的哥哥都要回来拿一次馍,母亲总是提前几天就忙活起来,先是把东拼西凑来的玉米或高粱,簸净晾干,然后再加工成面粉,那时的农村,磨面的工具还很落后,是母亲用她那百十来斤的身体,驱动着沉沉的石磨,一圈又一圈,磨完头遍磨二遍,汗水渗透了母亲的衣衫,渗出朵朵汗花,多少回,不管是夕阳西斜,还是暮色苍茫,母亲背着面粉回家,走的是那样匆忙,好似背着理想,背着希望。
轮到我上学时,家里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至少可以吃上玉米、红薯等杂粮,但丝毫没有减轻母亲的家务负担,一家人的穿戴仍然靠手工完成。冬天的夜,寒冷漫长,昏黄如豆的小油灯下,母亲哼唱着古老歌谣,把悠悠深情融进缕缕银线,也许是纺得太久了,母亲偶尔停下纺车,揉揉胳膊,捶捶腰眼,有时吃几口玉米发糕,或许是一块红薯,纺车又吱吱地转动起来,几回回我从梦中醒来,看到母亲累驼的背影,我好像懂得了许多。
1976年,我要去参军,可是我是家里唯一的强壮劳力,不幸的是父亲患了半身不遂,我走后,就意味着照顾父亲的责任全部落在老母亲身上,病榻上的父亲老泪纵横,说啥也不让离开。为了子女的前程,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忍痛割爱,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再次送走了她身边的儿子。
在我远去的日子里,母亲凭着一双裹足小脚,照料着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长达八年之久,我第一次休假,一踏进家门,就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一位白发老人,用尽全力搀扶着另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人,在院子里一步一挪,两步一停,艰难地蹒跚而行,哦,这就是我的二老双亲,他们在家就是这样生活的啊!人常说,养儿防老,我的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现在他们老了,病了,我们却像鸟儿一样,一个接一个地飞走了.....我不敢多想,急忙上前,泪水洒满衣襟,半天头也抬不起来。
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的子女们用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唯一让我感慨的是,母亲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了,生活条件好了,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却紧随而来,没有给母亲更多时间去享受天伦之乐,去品尝辛劳付出后的生活甘甜,给儿女们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
2022年6月10日 西 安(第二次修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