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从后门上车与我们平时的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相违背
“乘车”一课主要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材之所以选择乘车作为学生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主情境有这样的考虑:乘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用上车、下车既有上又有下的过程直观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实际意义,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从哪个门上车,哪个门下车,实际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甚至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线路也有不同的习惯。而为了最好地直观体现连加运算,教材选择了从前后门都可以上车。为了更好地体现连减运算,教材选择了从前后门都可以下车。而为了更好地体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选择了从前门上车从后面下车。
课堂上若有学生提出来跟当地的上下车要求不一致,建议教师可以向学生这是一组学生郊区游览的车,是一个模拟的情境,不是按照公交车的规定上下车的。
教学中,重点放在注重学生用语言、操作、模拟等不同的方式的交流,体会算式的具体意义,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解释算式和结果的具体意义。
二年级上册︱在“分一分与除法”这一单元,教材安排四次分物活动的意图是什么?四次分物活动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发展的?
“分物游戏”是较小数量的平均分,在这一分物过程中主要让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理解“同样多”,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
“分苹果”也是较小数量的平均分,设计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成几份”或“分成每份几个”都是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分糖果”是较大数量的平均分,让学生感受分步进行平均分的过程与分法的多样性。教材通过上述系列的分一分的活动,为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重要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分香蕉”这个活动,主要的意图是引入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香蕉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而且也解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并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认识了除法。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认识到: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四个分一分活动,从开始的不是平均分到平均分,每一个活动虽然分的物品不同,分的数量不同,所求的问题不同(每份有几个或可以分几份),但都是将整体分成若干相等部分的活动。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中,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将体会到这些活动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抽象出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两方面内容,这样的安排水到渠成。接着教材又安排大量的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让学生能解释除法的意义,并能应用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也许有的人会怀疑没有学习过除法的运算,学生能得到分物活动的结果吗?其实,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身操作,学生完全可能获得最终的结果,并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于“分糖果”中的将 50 块糖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一次给每个小朋友分 1 块,直到分完 50 块;有的学生在第 1 次每个小朋友分 1 块后,发现还剩不少块,于是第 2 次每个小朋友分 2 块,再每个小朋友分 1 块;有的学生对数量有比较好的感觉,可能一开始就每个小朋友分 2 块……学生将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什么是周长”安排了一些实物图形,为什么不直接由平面几何图形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