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言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在日本读经济理论,一个反复讨论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在日本这个国家,几乎找不到任何一种紧缺产品,不论是早些年以疾风暴雨方式向国外出口产品,还是来自某些国家民众到日本的爆买,都不能让日本市场出现紧缺现象,没有香港式的限购。日本的生产能力摆在那里,大量剩余的生产能力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需求,这里只缺消费者,从不缺生产能力和手段。
产能过剩,实际上是指那些没有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的过剩,并非生产能力大就是过剩。如果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能不断推出,就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有的生产能力能否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获得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笔者接触的百年企业“旭硝子株式会社”成立于1907年,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了。日语沿用古代汉语的用法,称玻璃为“硝子”(假水晶)。玻璃业务至今占旭硝子公司业务的53%,建筑用玻璃(平板玻璃)也还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也依旧有些利润可赚。更多的业务已经是汽车玻璃及和玻璃相关的电子、化工及陶瓷了。玻璃本身一直是公司的主线。一家企业以玻璃为主业,维持百年以上,利润率和日本其他企业比要好不少(通常日本企业的利润率不超过5%,旭硝子在2016年为7.5%左右),这样的企业值得我们关注。
同样的国产化与产能过剩
日本的玻璃产业,比中国玻璃国产化、对外出口要早了很多年,产能过剩的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了这里。
1907年,旭硝子公司在兵库县尼崎市创立,让日本有了现代玻璃工厂。对于中国的玻璃产业史,笔者知道的不多,仅有的一点知识是,1922年比利时人在秦皇岛市建立起我国第一座平板玻璃工厂(耀华),但到1949年解放,中国仅有三座平板玻璃生产厂,24台引上机,年产量为107万标准箱。当然中国在解放前也有为数不多的玻璃工厂,但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工艺,生产设备简陋,劳动条件差,生产的制品种类有限。中国玻璃实现国产化大致比日本晚了三十到四十年时间。
对于玻璃的国产化过程,旭硝子的员工向笔者讲了这样一段故事。公司创始人岩崎俊弥,出生于三菱集团创始人之家,190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并获得应用化学学位。进入二十世纪后,日本已经有多家企业尝试过生产玻璃,但尚无一家获得成功。岩崎决心在玻璃制造方面做出挑战,在1907年成立了旭硝子公司。三菱其他企业均使用三菱商标,但在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岩崎俊弥还没有信心保证让玻璃生产获得成功,据说为了不因为自己的失败给家族蒙羞,他决定不使用三菱这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