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体味到其中的精髓,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法。
比如说在去游乐场的日记中可以说,“即便是这占地千亩的游乐场也盛不下我们的欢乐”,这是从文笔的角度上来说的。
可是这种运用的一个基础是什么?是孩子理解古诗的意思、意象。
也许在文笔上,孩子还可能有领悟写作手法的可能,那么在历史知识储备和传统文化上这样的顿悟就很难了。
一个诗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风,而这种文风与诗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而诗人的经历往往又说明当时时代的变迁,若是只背诗,这些东西又怎么会知道?
杜甫在不同的时期写过不同的诗,从中截取一些举例说明。
从一开始杜甫的诗还是“*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这样反对唐玄宗过多对外用兵的话语,可是之后的诗词却成了“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其中时代的变迁是什么?是安史之乱。
时代变迁对诗人的影响是什么?是战乱中四处逃亡,是对朝廷收复失地的向往。
如果不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又怎么能说自己学会了一首诗?
其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只背不学,只背不思,只背不查,都不行。
在一天背一首古诗的情况下,是很难学懂古诗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习古诗的重点始终是理解而绝非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