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记忆,有些孩子天生记忆力好,过目不忘,自然比普通孩子在学习上容易一些。
虽然天赋上我们不能与“别人的孩子”相媲美,但我们可以教我们的孩子一些心理学方面关于记忆的技巧和窍门,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1. 换环境,换方式学习背诵。
记忆具有编码特异性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匹配时,记忆是最有效的,简而言之就是在哪儿背的就容易在哪儿想起来。
回到家背的,在学校很容易忘记; 听古典音乐背的,不听就不记得,一听就记得。
很多孩子,在家里倒背如流,但是一次考试,忘记了,可能是因为“编码特异性”,改变了环境和条件,孩子的记忆就出错了。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背诵时,多换一些背景,在卧室背一遍,再跑客厅里背一遍,第二天再到学校巩固;
用不同的方式问孩子,用相同的知识点,选择,天空,简单的轮换来... 来减少编码特异性原则对孩子的影响。
2.回想记忆线索
如果孩子背诵记不住,可以要求孩子回想他在哪里记的知识,他周围有什么,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是坐着还是站着,等等,
让孩子恢复场景的记忆,恢复得越接近孩子能回忆起的知识点就会越多。
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们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冷静下来慢慢回忆。
3.换顺序背诵。
记忆也有一系列的位置效应,也就是说,当我们记书本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以牢牢地记住,中间部分记得最不清晰。
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不要每次都从头背诵,而是多选几个起点,每次从不同的地方背诵。
中间部分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记忆它。
4.学会“精细加工”。
当记忆一件事时,对该事物进行处理,添加,扩展和联想的信息越多,你的记忆就会越快越强。
例如,在背诵古汉语时,孩子能理解每个词的意思,熟悉并且翻译现代汉语翻译的意思,
背诵比简单地背诵原文要快,有些地方被遗忘了,稍微想一下词的意思,它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记单词的时候,如果旁边有配图,比简单的记单词要好。让孩子学会联想,利用听觉、视觉等帮助记忆。
5.变不熟悉为熟悉。
孩子在记忆时,可以利用已知的、熟悉的知识,辅助记忆新知识,让孩子给新知识安排一些联系,使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从而进行有组织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