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地产周期告一段落,如今,咱们国内的存量房,不仅仅完全满足人均住房需求,而且仅凭空置率,可能都可容纳超14亿人居住。
可即便如此,这些年也没能停止开发商建房的步伐。
存量时代,房子供过于求,一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出台不少“招式”各种托举楼市,但是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并没有过大的下降。
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至今还没有买房的人来说,免不了犯嘀咕。
一直以来,网络上关于买房最佳时机的说法各不相同,可现在,到底是不是买房的最佳时间?
刚需犯难了:
三四线房价都在限跌,如果不买的话,以后再继续上涨,可能就买不起了。
可是,如果以后不涨,现在买进去,就等于高位接盘了。
咋整?买还是不买?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不少企业家也出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地产大佬还直言不讳。
总的来说,对于房子的现状,企业家门的观点基本相同:
在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下,未来的房价多数都会趋于稳定。
闭着眼睛买房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房子的金融属性会不断降低,这里面除了投资价值考量,还有一个原因:“高层老板”强调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租售同权,买房与租房就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权利,而买房与不买房的差距就会缩小。
对此,地产大佬邓伦却觉得:
调控一项长期行为,现在不是考虑能不能赚钱的问题,而是未来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
因此,如果你手握多套房产就应该卖掉多余的房子,刚需只有一套可以忽略这个问题。
从冯大佬的话中可以看出,冯大对楼市的预期还是趋冷的。
市场上现在仍然有不少地产大咖总在想尽办法通过刺激房子寻求利润空间,这与冯大的观点背道而驰。
我觉得,冯大认为“考虑未来能不能卖出去”,其实也是对房子空置率、外加城市率,及人口失衡等因素考量后,得出来的结论。
能买得起房子的早买了,买不起、但仍有购房需求的刚需率大不如前。同时,还有格力这样、会考量员工居住问题的企业,估计以后,有买房需求的人,可能会更低。
前段时间,格力集团创始人董明珠直言:
格力的员工不需要担心房子的问题,如果房价太高,员工买不起,她会自己拍地建房,以成本价或者免费把房子送给员工
企业家不仅在努力搞生产,还在以送房的方式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只因为她认为:只有解决员工的房子问题,员工才能安心工作。
而这句豪言,董小姐显然不是放在嘴上说说,据说她的承诺已经在逐步兑现。
这些年,买房掏空了六个口袋,这种事很常见。一家人为了一套居所,老的不敢生病,年轻的不敢生娃,幸福指数直线下滑。
看到这种状况,甚至如今连作为开发商的王石都忍不住说:
年轻人不该着急买房。特别是拿着所有的积蓄,当务之急,他们应该是追求理想,而不是为了一套房子而活。
确实如此!
买房之后,焦虑就来了:不敢生病、害怕失业、不敢生娃,每天紧衣缩食,只为下个月能顺利还上房贷。
五年如此,还能坚持
十年如此,或许还能熬
三十年如此,人生再也没有了追求
这样的日子,谁还愿意往里面跳?
所以,就目前整个房价趋势来看,五年后,和现在的差别估计也不会太大。
既然差距不大,又何必太过着急
等等,或许还有更好时机呢?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