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党政一把手调整,市委*刘壮夫退休,市长田封义被调到省作协担任党组*。两人都没有更上一层楼,但是曾经在文山工作过的于华北后来成了省委副*。同样都是文山出来的干部,为何差别这么大?
于华北当年在文山工作过,并且时间不短,他可能担任过文山市市长、市委*,然后到省里工作。从市里到省里,究竟是如何晋升的,剧中没有特别交代。一般而言,他可能会是非常委副省级干部,然后进入省委领导,担任省委常委。在这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又会再次转岗,担任省委副*。另外,于华北可能没有经历非常委副省级干部,而是直接进省委领导班子,再后来就是省委副*,这种可能性也会存在。中间到底是怎样的过程,目前很难清楚,但是于华北在文山工作过,而且现在是省委副*,这个事实是存在的。刘壮夫是文山市委*,他最有可能重演于华北晋升路线,但是年龄已经到了,所以只有市长田封义才有机会。然而在省委调整文山班子时,他的所作所为让不少领导都不满意,于华北更是多次讥讽。所以田封义不仅市长没能保住,市委*更没戏,反而被调离文山,到省作协工作。这也说明现在文山的干部不如以前吃香了,于华北那个时候的文山光芒四射,文山出来的干部非常受欢迎,于华北就是代表。
文山当年经济不错,是汉江省重工业城市和粮棉产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和中部的省城,南部的平州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势,这个局面后来被打破。九十年代初期,文山的经济总量落后于新崛起的宁川,最近十年内,文山面临产业转型,传统优势产业面临调整,新的产业尚未发展起来,所以经济越来越落后。尽管文山全市的GDP加在一起不如宁川一个县区,下岗工人三十几万。但毕竟曾经是一个经济大市,而且人口有八百多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现在的文山,可以发现以前的文山有多么辉煌。以前的文山跟现在的宁川不相上下,现在的宁川干部非常受重视,主要是当地经济发展好,同样的道理,以前的文山经济发展好,所以当地的干部也非常受重视。经济发达地区的干部往往更容易晋升,上级更希望将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于华北在文山担任要职时,刚好处于当地经济最好的时期,与省会不相上下。借助文山经济这*风,于华北的仕途越走越顺,所以最终进入省委领导班子。如果他处于刘壮夫和田封义这个时候的文山,结局可能跟他俩一样。
同一时期文山的干部不少,但是为何只有于华北当上了省委副*?所以光凭文山经济这个因素,似乎还难以解释。于华北不是汉江省改革大将,省长赵安邦才是。他似乎总是在破坏改革,至少赵安邦这么认为。他觉得于华北没什么功绩,喜欢吹毛求疵,大题小做,老是追究他们这些人的问题。两人成见非常深,既有历史,又有现实。当年赵安邦和钱惠人在文山搞分地试点,结果受到了于华北的处分,后来又将马达和兵工厂引进文山,好像又遭到于华北的反对。赵安邦所做的很多事情,于华北都是反对的。他不是按照新的规则衡量赵安邦等改革者的工作,而是按照现有的法律制度评价。一旦违反了,于华北毫不犹豫地惩罚。所以两人关系一直都不怎么融洽,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各说各的,很难谈到一块。于华北更像一个守旧之人。为此,钱惠人曾说,于华北这样的人什么都不干,就只知道说三道四。其实,这就是他的工作。改革不是无规则的进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凡事都有一个标准,一个章法。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排除有人利用改革为自己谋利,钱惠人不就是这么*吗?没有于华北,谁来监督他们。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所以改革的风险降低了,于华北功不可没。
因此,省里当时可能认为于华北这样的干部不错,既有地方工作经验,又讲原则,所以将其调到省里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