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肝功能异常可发生于各类疾病或因多种药物引起,因此,各科医生都会应用到此类药物。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各类常用保肝药物的功效、特点,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用。
(常见保肝药种类及代表药物)
一、降酶药物
这类药物为合成五味子丙素的一种中间体,其作用机理为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常用代表药物有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片。因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无保肝作用,不建议常规应用。
二、利胆保肝药物
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滞。
代表药物有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不良反应有烧心、上腹痛、腹泻等,少见而轻微,罕见过敏反应,无其他明确禁忌证。口服应整片吞服;静脉应用不可与碱性、含钙或高渗液配伍。
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要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和慢性肝病伴肝内胆汁淤积。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完全梗阻者禁用。
三、解毒保肝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或者与重金属络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
常用药物有谷胱甘肽、硫普罗宁、青霉胺等。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能与维生素B12、抗组胺药、磺胺类药物以及四环素等药物混用,该药无明确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游离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具有保护肝脏组织及细胞的作用。动物试验显示,硫普罗宁能够通过提供巯基,防止四氯化碳、乙硫氨酸、对乙酰氨基酚等造成的肝脏损害,并对慢性肝损伤的甘油三酯的蓄积有抑制作用。硫普罗宁可以使肝细胞线粒体中ATP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肝功能。该药可用于各类急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重金属的解毒,但该药不良反应较多。
青霉胺可以络合重金属,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物由尿排出,用于重金属中毒及肝豆状核变性导致的铜沉积。本药不良反应与给药剂量相关,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最初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味觉减退、中等程度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但严重者不多见。长期大剂量服用,皮肤胶原和弹性蛋白受损,导致皮肤脆性增加。大多数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自行缓解和消失。
四、抗炎保肝类药物
该类药物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保肝作用,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具有退黄、抗病毒、抗过敏、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
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甜素等,临床上常用于各型肝炎的治疗,常见的副作用有低钾、水钠潴留、浮肿。
五、维生素类和辅酶类药物
该类药物能够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需的各种酶的正常活性。
常用药物包括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及辅酶A等。脂溶性维生素剂量大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除维生素K外,一般不用。
六、磷脂类药物
该类药物能促进肝细胞膜再生、协调磷脂和细胞膜功能、降低脂肪浸润,增强细胞膜的防御能力,对肝细胞的再生和重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代表药物有多烯磷脂酰胆碱。该药不良反应较少见,口服剂量大时可导致腹泻。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yxbsllz,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