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了一些古代典籍,发现了一个叫《记桃核念珠》的古文,古文内容如下: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从古文中我们看到古人手中这一串念珠,放在现在可谓是珍品。因为他是一串经过核桃雕刻的念珠,即便是在机器化自动化的今天,我们也难做到对于不同大小的核桃进行不同构思,最后将一百零八枚这样的核桃,雕刻成不同的罗汉。作者之用心,可谓符合了静心匠道最佳境界,虽然这篇短文没有刻核舟记那么知名,但是对于念珠和手串的爱好者和藏家,推荐可以一度,或者你在其中能领悟到古人对于念珠和手串的用心。
反观古人对于念珠的用心,看看现在反而我们开口闭口就是提到菩提子,追求各种珍惜菩提子,在包浆保养下功夫的诸多玩家,却忽略了菩提子有,一草二木三菩提说法,即便是一些丛林中人对佛谚提到的“一草二木三菩提”,也是难解其义。
当然有许多读者会说,一草”不就说“草菩提”吗,“二木不就说红木或者紫檀还有最贵重的黄花梨,三菩提更好解释,凤眼、金刚、星月,等菩提家族,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样说出去,大家都不懂的时候,确实还是有人信,但是如果你遇上资深的文化人,那么你可是被笑掉大牙的,文化这东西,不懂千万不要装懂。我们先聊聊一草是啥?
一草人人相见递烟壶
手内须拈草子珠
《草珠一串》
还是先由菩提子说起,其实本人入坑菩提子,也有五、六年时间,第一串的菩提子个人一直珍藏,不算十分名贵,却尚殊胜,是在拉萨小昭寺请回来的,当时也不懂,后来研究了好久,发现是一串金刚菩提,不过是用棉线串起来,不过我一直很喜欢,后来渐渐入手了其他的菩提念珠和手串,期间还自己买过菩提根回来打磨,可后来一深入研究,发现所谓的菩提子和菩提树没啥关联,只是一个称谓而已。
在古代一些典籍中,特别是释门典籍里面,念珠其实有个说法,就是一草二木三菩提”,其中菩提子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第一位的草是啥呢?
这一草其实在《佛学大辞典》和《佛光大辞典》中有提及,“案菩提子一名川谷,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
想想六祖慧能的菩提诗提到的,菩提本无树,可不是乱说的,这里就是其中的一个依据,这一草其实一种植物,叫做川谷,川谷草是啥,其实就是草珠子,它还有许多别称比如叫亭扣子、汀扣子、五谷子、佛珠子、草菩提等,而拿来做念珠的是它的种子,这川谷草的种植有啥好处呢?首先就是质地够硬,颗粒小但是密度够,其次就是成标准的圆形,更重要还有一点,就是将中间草心抽走了,他就是空心的,非常容易就能变成串起来,拨开里面是白色,在旧时代当时没有扣子的情况下,许多人家拿它来做扣子,这种草生命力很强大,以为农家都会在屋前屋后种上一些,高度大约一米高,开花结果的时候,远远看上去跟玉米的幼苗差不多,可是不是到处都有,现在中华大地,有草珠子分布的地方,只有东北的吉林、华北的河北和山东、江南的福建、还在中间的湖北、西北的重庆几个地方比较多。其实还有一种说法,这一草就是薏仁,特别是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中,你查找一下,发现薏仁确实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