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大排,曾经非常有名,以至于许多外地的朋友到了上海,总要逛逛南京路,总要吃碗大排面。这大排,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特色。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有种说法叫作“爱在师 大、玩在复旦,睡在交大、吃在同济”,同济大学之所以拿到“吃筹”,是因为当时一块大排在别的学校要卖到八角和一元,而同济大学只卖三角五分,而且肉厚片大,味道鲜美。
过去,大排是食堂里的主打菜式,大排和小炒不一样,选料扎实,来不得花哨。譬如说花菜炒肉片、茭白吵肉丝吧,你衹有买下之后,才看得出肉片和肉丝的多少,再如百叶包,你衹有咬下之后,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肉。而大排则不一样了,一块块地码在那里,于是常见到有人在买菜的窗口前,踮起双足,头颈伸长,叫道“那块,那块”,原来是排队之时,早已瞅准了的。
上海的大排,和广东话里的“排骨”不一样,广东的蒸排骨,用的是猪的脆骨和软骨,和 Tony Roma ’ s 的排骨也不一样,那是猪的肋排。上海的大排,是猪的脊柱以及两旁的肉。斩大排,首先是将脊柱竖的一斩为二,带骨过的,叫雄爿,少的则叫雌爿,一般认为雌爿比较合算,适合做炸猪排之类的菜肴,而雄爿呢,则食堂买得比较多,因为连骨带肉,看上去就显得比较大。排骨是一条一条的,横著切开,便成了一片片的,做炸猪排,要切得越薄越好,而做红烧大排,则要厚一点,那样的话吃口嫩而且不会将肉烧得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