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种姓制度,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种姓制也在发生变化,那么种姓制对现代印度人的生产生活究竟还有怎样的影响呢。
01
古老的种姓
印度教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梨俱吠陀》中写道,众神分割普鲁沙时,婆罗门是他的嘴,可以传达神意;刹帝利是他的手臂,代表军队,要手执武器;吠舍是他的腿,他们从事商业,奔波劳苦,需要迈动双腿;首陀罗是他的脚,只能处在社会底层,从事繁重的劳动。
除了四大种姓,还有不可接触者,又称贱民,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之外,只能做些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之类的工作。
种姓制度有三千多年历史,经历了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英国人的统治和殖民,经受了伊斯兰教、佛教、西方人权思想的碰撞冲突,仍旧主宰着印度的主流思想。
这与印度的社会结构有关。古代印度以村庄为基本单元,每个村庄都由很多的种姓构成,种姓形成了职业分工并世代传承。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社会单元的职业固定、等级固定、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也固定,人民各居其位、各行其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而要保持这种稳定性就需要依靠种姓制度。因此,统治者即使再不喜欢种姓制度,也会为了自己的统治,做出让步。
其实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的特产,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也存在,但没有像印度那样严格,影响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印度把食物分为三类,分别是水果、熟食和生食。水果类包含水果、牛奶、奶制品;熟食指用油炸或用酥油炸的食物;生食是指水煮的食物。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级或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罗和贱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