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
辽在长社,于禁顿颍阴,乐进屯阳翟,三将任气,多共不协。操使司空主簿赵俨并参三军,每事训谕,遂相亲睦。
【译文】张辽驻军长社,于禁驻军颖阴,乐进驻军阳翟,三个将领都很意气用事,互不相让,无法配合。曹操派司空主簿赵俨同时参预三支部队军务,遇到事情辄从中开导调解,这才使他们的关系逐渐和睦。
【解析】一张辽:并州系,原是吕布同事,共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任职,曹操败吕布而受降张辽,以张辽的威望来汲取并州系的力量为自己的霸业效力,张辽有白狼山斩蹋顿的大功,此时任荡寇将军,都亭侯。
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
于禁:鲍信旧部,192年鲍信迎曹操领兖州牧,同年鲍信在剿黄巾中战死,于禁辗转跟随曹操,剿黄巾、征张绣、平吕布、战官渡都有于禁的身影,屡立战功,于禁属于是曹魏前期重要的外姓将领,于禁此时担任虎威将军。
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
乐进:此时乐进担任折冲将军,乐进资历比于禁更老,190年就跟着曹操混了,那个时候正值洛阳宫变:
《三国志》: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阳翟:今河南禹州
赵俨:颍川阳翟人,这是个多面手,在地方则任扶风太守,在中央则任司空主簿,在军中则多次担任参军、护军,魏明帝曹睿朝官至大司空。
二、曹操的心思从这段材料交代的人事安排看,曹操很明显就是想玩制衡,想让张辽、于禁、乐进这三个将军斗起来,但又不希望他们斗破苍穹,而是希望他们斗而不破。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首先是明明三将不合,一开始可以说是曹操没有发现这些矛盾,但当曹操发现他们之间不合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调离两个,或者是三人统统分散调走,而是派了个赵参军来当协调员,硬是让三只刺猬扎堆一起互相伤害。
不合嘛,将其中的两个人调到其他防区就行了,可为什么偏偏要让这三个人凑到一起大眼瞪小眼呢?这是其一。
其次是张辽的侯爵问题,论资历于禁和乐进比张辽老,张辽只不过是个降将;
论功劳张辽固然有白狼山斩蹋顿的大功,但架不住于禁和乐进功劳多啊,毕竟都是经历过兖州叛乱这种危机考验的人,这两个人的功劳拉张清单都列不完。
可降将张辽都封侯了,老资历的于禁和乐进却没有封侯,和公司一起经历过困境又功劳累累的老员工,竟然没有一个中期跳槽过来的员工混得好,这搁谁心里都不会很舒服,也难怪于禁、乐进和张辽不和。
而这,正是曹操所希望的,甚至可能是提前设计好的,详情下表。
最后为什么曹操希望张辽乐进于禁斗而不破呢?这一点从他派赵参军来协调三军关系可以看出。
如果曹操是希望他们斗破位,那根本就不会派担任司空主簿的赵俨来协调,而是袖手看他们斗。
一开始是在规则内合理斗法,等斗到其中有人快败的时候,该人自然就会破坏规则出损招以求弄险挽回败局,这个时候曹操就可以出手维护规矩清理门户,合情合理合法。
然后再继续看他们斗,如此反复,最后就只会剩下一个人,最后一口吃掉。
但这不是曹操支持他们斗起来想要的结果,曹操另有目的,下表。
曹操之所以派赵俨来协调关系,其实就是希望他们在规则以内斗,防止有人为了搞政治斗争不惜破坏规则,可见曹操认为斗破了脸对谁都不好,可是又不得不让他们斗起来。
三、开制衡局的三大条件1。不容有失的项目
前面两条是阐述曹操在让张辽、于禁、乐进内斗,且斗而不破,接下来就该阐述曹操为什么要鼓励张辽于禁这些同行冤家内斗。
为什么曹操要鼓励张辽等人互相斗法呢?如题,张辽于禁乐进这三个人其实在执行着曹操给的、不容有失的项目。
这个项目,其实就是汉献帝,翻翻地图就知道了,三将的驻地全在颍川,而许都也在颍川,五子良将三个放在许昌附近,其目的不言而喻,其实就是“保卫”汉献帝的。
随着曹操平定袁绍,为了汲取冀州的力量而在邺城建立霸府,但此时汉献帝还在许昌。
众所周知,此前孙策打过趁着官渡之战劫走汉献帝的主意,可惜孙策在战前遇刺身亡;刘备也打过趁着曹操征乌桓劝刘表劫走汉献帝的主意,可惜刘表不听劝。
这个时候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冀州,但许昌的汉献帝不容有失,要是汉献帝被刘表或者孙权偷走了,没有了皇权这个政治制高点,那曹操开创的大好局面就很可能毁于一旦了,所以抓紧汉献帝是个不容有失的项目。
汉献帝这颗棋子曹操丢不起,这样不容有失的项目,是需要持术不持信的,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值得完全相信。
将这么重要的任务完全交给一个人,万一他出问题了怎么办?万一他夹着汉献帝跑路了怎么办?万一他顶不住敌方的偷袭怎么办?
曹操之所以默许甚至故意安排张辽于禁乐进内斗,其实就是担心他们三个人合谋把汉献帝给弄跑了。
如果只有一个人看着汉献帝,那即使这个人再信任,一旦出了问题也是无可挽回,如果是承担得起的损失那倒罢了,项目亏了也就亏了,就当花钱买教训。
但汉献帝曹操亏不起,所以曹操要安排三个名将看守着汉献帝,而且故意安排三个不对付的,无论面对内鬼还是外敌,三道保险在只要有一道起作用就好了。
一旦有人想搞走汉献帝,只要张辽、于禁、乐进三人有一人不出问题就可以护住汉献帝等待冀州的援军,只要拖到援军到来就是胜利。
这也是曹操不安排诸曹夏侯将领看着汉献帝的原因,这是不容任何闪失的政治任务,光安排一个不放心,万一遭雷劈了呢?
安排三个又没三个能打的曹家夏侯家将领,安排一个本家将领外带两个外姓将领,那跟安排一本本家将领没太大区别。
五子良将从来都是给诸曹夏侯当助手的命,谁敢跟曹操的本家将领扳手腕?扳输了后果不用说,扳赢了以后也要遭报复,谁都不傻。
曹操也知道这样安排不保险,所以干脆安排了三个有能力的外姓大将共同看着汉献帝这个不容有失的棋子。
2.充沛的组织资源
制衡说好听点叫帝王术,说难听点叫主动内耗,制衡就意味着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使绊子,拖后腿,不合作,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衡也不例外,没有充沛的组织资源,是玩不起制衡的。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一个七八条枪,十来个人的组织,年产值堪堪够维持企业运转,员工个个面黄肌瘦。
这样的组织领导者是没什么机会玩制衡的,也用不着玩制衡,因为此时的主要矛盾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做大蛋糕。
蛋糕不够大,运转部门都只是堪堪能够维持,斗个屁啊,如果这个时候组织领导者再醉心于权术斗争,那大家无心生产,即使领导者的权力保住了,但组织也因为大环境压力*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组织*了,领导者手上的权杖不过是跟烧火棍,谁也号令不了,因为你没有增量资源可以分配了。
曹操同理,曹操之所以可以在这个时候玩制衡,以巩固自身的权力安全,其先决条件在于曹操拿下了冀州这块大肥肉,摊子逐渐铺开了,经得起适当的内耗了。
不信请看前几次情形,官渡之战许都几乎是个空城,远征乌桓许都也是全权交给了荀彧,为啥曹操没法像现在这样安排三个宿将带着三支军队互相牵制以保不失?
一句话,实力不足啊,官渡之战时袁绍都已经让曹操难以应付,要是顶不住袁绍曹操一样完蛋,所有力量都放在了官渡,哪里还有精力管汉献帝?
远征乌桓时候情况倒是好些,可也没有现在豪横,还是不得不把信任压在以荀彧为首的颍川本地士族身上,当时要是颍川士族集体叛变了,曹操的后方就直接没了,这也是曹操前期各种宠溺荀彧的原因,不然人家怎么会死心塌地呢?
但现在不一样了,曹操阔了,拿下了冀州,蛋糕做大了,为了维护权力安全,承担制衡带来的内耗,自然是承受得起,毕竟蛋糕做得再大,美女长得再美,如果不属于我,那有什么意义?
3、权力阶段问题
上面提到了一方面曹操鼓励三将互斗,可另一方面却派出协调员适时协调三方关系,曹操希望张辽等人在颍川斗而不破,不想他们彻底翻脸。
这是为什么?
这自然是出于权力阶段的考量来的,领导者的权力阶段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前期权力小甚至没权力,后期口含天宪,政从己出,大权集于一身。
在前期,领导者要从实权下属之间夺权,所以挑起下属内斗,目的是为了浑水摸鱼,借着实权下属们互相斗的空隙,趁乱掺沙子拉拢或培植自己的亲信,好为后续的动作做出铺垫。
包括中前期也是这样,领导插手进来了,但是权力不够,说话不好使,依然会鼓动下属内斗。
这样的内斗是无底线的,因为领导想要权力,自然就要有人失去权力,所以领导者最希望他们斗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白刀子进绿刀子出,甚至是黄刀子出。
总之下属之间斗得越凶领导越高兴,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斗死一个领导才好重新分配这个萝卜坑啊。
但是到了集权的中后期,领导者基本掌握了大权,情况就不一样了,曹操此时已经是大权在握,并不需要夺取张辽、于禁、乐进等人的权力来自肥。
曹操想要的,无非就是确保保卫汉献帝这个输不起的项目不出差错,进而巩固自身的权力安全,单拎出来张辽、于禁、乐进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忠于曹操的。
所以这个时候,曹操最希望的,就是三将不和,不合则没法勾结到一起打汉献帝的主意,曹操因此才睡的安稳。
但另一方面,曹操也不希望三将的内斗影响到军队领域,进而互相使绊子,拖后腿。
甚至是如沈田子和王镇恶般在矛盾爆发到互相残*,以至于刚刚攻下的长安转眼就落入赫连勃勃手里。
刘裕搞制衡搞到镇守关中的南北系将领互相残*,其直接原因,就在于坐镇长安的次子刘义真根本协调不了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
百年仇寇得以涤荡,长安来之不易,让各系将领互相牵制以确保自身对关中的控制,这自然没有问题。
但刘裕在开启制衡局的时候,目的并不在夺谁的权,而是确保自身对长安的控制力,确保长安不出差错。
但诸将不和,又没有够格够能力的人来中和南北系将领的关系,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以至于组织内部长期下去互相猜疑,内讧残*就是自然发生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出于夺权的目的,而是出于维护领导者的权威,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从制衡上来讲,用赵俨这样的人来有效维护下属之间的斗而不破,就显得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