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高粱土壤耕作的主要方法。目前高粱产区采用的耕作方法,主要有平翻耕法,垄作耕法和深松耕法。而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平翻耕法。
平翻耕法,平翻耕法是采用最多,分布最广的传统耕法。这种耕法可创造平坦严醉的土壤表面状态和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平翻耕法有三个土壤耕作环节,即基本耕作——耕翻,表土耕作——耙、糖、压和中耕。所用畜力农具有木犁、拾子、耙、糖(粉子)、碗子和锄头等;常用机引农具有机引五锌犁、双向犁、平翻深松犁、圆盘耙、钉齿耙、镇压器等。采用机引农具克服了畜力农具形成的三角犁底层及贮水、保摘能力不强的弱点,使耕层得以加深。特别是在土壤有机质少、粘重或春早地区,这种耕法可使耕地表面形成疏松的隔离层。该隔离层既可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使耕层松紧适当并逐步加深。
耕翻的深度和时期,耕翻的主要作用是变换耕层层次,疏松耕层,使土壤疏松散碎呈团聚体状态。只有适宜的耕翻深度才能产生良好的农艺效果。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977)大面积调查结果,若以耕深12-14cm的高粱产量为100,那么,耕深增至15-18cm时,产量可达118.1;增至19-21cm时,产量为128.4;再增至22-25cm时,产量则高达144.6。但是耕翻太深会使生土翻到地表.造成耕层土性生凉或透风跑墒,不但不能收到增产效果,反而会造成减产。确定适宜翻深度时,应考虑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品种根系伸长的有效深度,机械动力状况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当前高粱地的耕翻深度一般为16-20cm,较深的为20-25cm,带深松铲的可达25-30cm。
根据前述加深耕层对高粱增产效果的研究,高地的最大耕翻深度应在30cm以内。春播区和春夏兼播区通常是秋翻的比例为大,而南方高粱区因春夏秋三季皆有播种,所以也都有耕翻。一般的规律是伏翻优于秋翻,早秋翻优于晚秋翻,秋翻优于春翻。承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55)比较结冻前土壤水分含量,证实在各种土壤上早翻都优于晚翻。确定耕翻适宜时期的主要指标是土壤含水量。一般土壤自然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时为耕翻适宜时期。直观经验是用手握工能成团,手松开时土团落地后能立即自然散落为适宜耕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