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漫话黄梅年文化
黄梅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而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至正月十五,几乎天天有讲究,其中又以除夕与正月初一(又称三元之日)为高潮。如何庆祝这一节日,千百年来,黄梅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民俗习惯。
“年”的传说
春节,古时称为“年”,关于“年”,有一种传说:相传,中国古时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它平时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避之。有一次的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只顾逃跑,只有村东一老太婆给了乞讨老人些食物,并劝他赶快上山躲避“年”兽。此老者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上一夜,我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见他不走,只好让他留下。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见村东头老婆婆家大门上贴着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就浑身发抖,怪叫了一声;将到门口时,又突然听到院内传来“辟辟啪啪”的炸响声,“年”兽浑身战栗,不敢往前再走一步;这时,婆婆家大门突然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对着“年”兽哈哈大笑。“年”见状,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上天派观音下凡传授驱“年”兽的办法。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知道了驱“年”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守更待岁。如此代代相传,而成习俗。
当然,这是神话传说。其实年的本意是“谷熟”。《说文》讲:“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可见,“年”本意指禾谷成熟,表示粮食丰收。“大有年”就是大丰收,向天神祈祷丰收就叫祈年。“年”由谷熟引申为时间概念,是由于古代禾谷一年只得一熟的缘故。因禾谷成熟的时间周期与年的时间长度相等,年就转义了。到了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盛行祭神祭祖以祈年,人们将此种祭祀活动称为“过年”。随着历法的发展,人们又将一年分为十二月,并以正月首日为“年节”,意即新的一年从此日开始,故又把正月初一称为岁之首,月之首,时之首,谓之“三元”或曰“元旦”、“元日”。
将年改为“春节”是自1912年开始的。辛亥革命后,采用世界统一的公元记年,将阳历元月一日称为元旦。为与之区分开来,国民政府将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正式定为春节,但在民间,仍旧称为“过年”。
二、黄梅的年文化
虽春节是中国的重大节日,但各地却有着各自的习俗。黄梅也有自身的年文化,现择其主要的分述如下:
腊月初八——腊八节
联云:戊社酬神喧腊鼓;
丁农分肉试鸾刀。
1、腊八节。腊月初八日黄梅称为腊八节。腊八至,年将近,所以民谣云:“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以往,春节从腊八算起。到了腊八节便开始有了年味,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上古时期,人们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的典礼,并将供品烩杂成粥,供全家人分享,后演变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在黄梅,腊八粥名义上要凑满八样原料,但也不拘泥,少则四五样,多则十几样。用豇豆、金针菇、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腊八粥,称为“细腊八”;在米中掺入青菜、黄豆、蚕豆、豆腐、胡萝卜、荸荠等,谓之“粗腊八”。腊八粥不论粗细,都有祈求人体安康,合家兴旺之意。冬季寒冷,以腊八为名喝一碗暖粥,不仅能祛寒,而且可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黄梅民间有谚云:“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腊八粥虽然朴质,却又那么亲切,故传承百代而不衰。古时,人们还特别注重在腊月行善施德。一些富贵之家、一些侠义之士、一些乐善好施之人,借此机会纷纷煮好腊八粥,分发给穷困饥寒之人。年年如此,就形成了“腊八施粥“的传统习俗。如今,许多地方开始恢复这一传统,在施与受中体味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启示人们多几分仁爱之心、平等之心、平和之心、朴素之心,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腊八粥虽然朴质,却又那么亲切,故传承百代而不衰。“戊社酬神喧腊鼓;丁农分肉试鸾刀”,这是笔者对腊八节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