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这个词汇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到底什么是社工?并列的词汇有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义工等词汇。很多人其实都会从专业角度与给大家解释。比如:
社工(社会工作者):是专业化职业化的助人活动的人员,是一种职业性质的工作者,也称为社工师。社会工作专业化这门学科,有准入条件和评价指标,也就是“社工证”,最早的社工证是人社部门发的,叫职业资格证书;后来民政部和人社部联合发的叫水平证书,也就是说社工这个行业没有准入限制,不需要持证上岗,而考证成为了评价制度,用初级、中级、高级来区划水平的高低,这个转变正说明我们国家对社工是鼓励的积极的态度,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在不断提升和筛选人才。
说到职业化,社工是一种职业,就是能够养家糊口的,需要用人单位聘用的,用人单位往往是社工机构、协会、基金会等社会服务机构,也用社会组织表示,在政府部门、医院也会聘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但这些部门多是行政性的社会工作,而医院里的医务社工有很大缺口,被很多专家呼吁,但是医院不设立社工岗位,社工人才就进不来,无法聘用;从地区差异来说,社工在中国主要是依靠政府层面推动的,南方优于北方,有资金投入的地区,自然发展的快。说到助人活动,社工会用到专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词汇。
社区工作者:
很多人把社区工作者等同为社工,或者说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认识,因为大众对专业社工的认识并不深。社区工作者是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生活中我们也常接触到社区工作者,特别是这两年口罩时期,社区工作者做出了很大贡献。
网格员:
将社区划分多个网格,网格员能够与群众保持联系,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情,帮助政府完成好 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网格员的招录由区县级政法委负责,工作上由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也融合进社区工作者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