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年人也成了网络“新宠”——去年9月开学之际,一位68岁上海退休教授也加入了“老年网红”行列。他的走红,源于撰写了一篇名为《牛蛙之殇》的文章。这篇文章文风真诚,观点犀利,作者大胆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字字扎心。撰写此文的退休老教授更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牛蛙外公”~
来读读这位网红“牛蛙外公”的文章——
牛蛙之殇
我今年68岁。
在国家级研究所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也倔强了一辈子,素不服老!
但刚刚,在我6岁外孙身上,全家人一场耗费3年的“牛蛙战争”,以失败告终。
现在,我觉得不止我的脸上、心上,连这些文字的样子,都长满了苔藓与皱纹。
尤其当时从医院回来,看着才6岁大的外孙,仿佛天真的眼里也长满了褶皱的血丝。
他患上了抽动症,全名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虽不严重,却很难治愈。这次去复查,孩子没有明显好转,依然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乱蹬腿。医生说只能从心理着手,开点药便让回了。
作为家长,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总告诉他不要乱动,要乖乖的坐好写字、看书……现在他这样的抽动,岂不是潜意识里的反抗?
大概三年前,我的爱孙还是3岁的年龄,懵懂无知,被我,还有他的父母推向了“求知若渴”,开始备考上海四大民办小学的招生考试。
是的,提前三年。
只因在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若没考上,是青蛙。为了备战“幼升小”,往往从3岁开始,就被家长打鸡血,以便赢得这场“牛蛙战争”。
这四大民办小学,就像上海滩时期的四大家族,处于金字塔顶端,是所有家庭挤破头的地方。
孩子的妈妈,我女儿,公务员干了十多年。希望外孙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也是她在孩子刚3岁时,便开始了“牛蛙模式”的计划,率先狠下心来让孩子放下口里的咿咿呀呀,而步入各种培训机构开始念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