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中药叫做海浮石,在很多止咳化痰类中成药里面有,例如京制咳嗽痰喘丸、哮喘丸、小儿久嗽丸等。很多人会问,这个药就是浮在海上的石头吗?
海浮石(来源于网络)
根据记载,海浮石,又名浮海石、海石、石花、水花等,性味咸寒,寒能降火,咸以软坚,体轻上浮,专走上焦。既能清肺化痰,又能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痰热咳嗽,顽痰凝结,咳之不易,以及瘰疬结核等症。此外,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清肃,则水道通利。海浮石清痰热而疏通水之上源,有散结消石、通利水道之功,故又治诸淋。
在《景岳全书》清膈煎中海浮石配伍瓜蒌、贝母、胆星等用于痰热壅肺、咳喘咯痰黄稠;在《丹溪心法》咳血方中海浮石配伍青黛、栀子、瓜蒌等,泻肝清肺、化痰止血,用于肝火灼肺之症。在施今墨先生止咳化痰类药对中,海浮石与旋复花配伍使用,海浮石侧重一个化字,旋覆花侧重一个宣字。二药配伍,一化一宣,痰可祛、湿热除、肺肃清、嗽自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清肺化痰散结的中药。
京制咳嗽痰喘丸
那么,海浮石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浮在海上的石头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浮石。海浮石的药品标准收载于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切制规范1974版(下)、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等。具体收载情况如下:
海浮石的药典标准
归纳起来,海浮石的来源主要有三,分别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浮石)、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的干燥骨骼(石花)、以及海滨石灰华小海石(为海水中溶解碳酸钙盐围绕贝壳及碎片等质点沉积而成)。
其中,浮石主要含有二氧化硅;石花主要含有碳酸钙,并含少量镁、铁及酸不溶性物质;小海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及少量其他盐类。值得一提的是,浮石、石花、小海浮石三者不仅性状差别大,其基源、所含化学成分也不相同。那么,海浮石准确的基源究竟该是哪一类?从可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历代本草及相关著作对于浮石、海浮石的记载存在名称混乱的现象。
《中国药典》在1977年版收载浮石和浮海石。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海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的干燥骨骼。其功效均为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目前学者在该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海浮石应以浮石为正品;也有学者认为海浮石应以石花和小海浮石为正品,浮石应单独定名为“浮石”,不能以海浮石入药;也有学者对浮石的性味功效提出质疑,认为浮石应为甘温之品,功能助阳、壮筋骨,主治脚风冷等……海浮石虽为少常用品种,但临床上确为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通淋的要药。因此,正本究源,以及不同基源的疗效还有待研究和考证,以保证疗效,促进合理用药工作的深入。
1977年药典浮石和海浮石的记载
简而言之,海浮石咸寒,质硬而松脆,体虚而轻浮,投入水中,浮而不沉。专走上焦,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化石通淋。那么,海浮石是浮在海上的石头吗?根据黑龙江省中药材标准(2001年)所载,浮石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所使用的海浮石体轻不假,但未见得都能浮在海上(水上)。另外,根据目前的药品标准,海浮石的基源除了矿物“浮石”,还有动物脊突苔虫的骨骼“石花”以及海滨石灰华“小海石”。
所以,海浮石并不是简单的浮在海上的石头哦!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