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自古有之,历朝历代都时有发生而以清朝最为严酷,据统计清朝文字狱多达180余件。这些文字狱中有的人说了反话作了反诗,而有的人并没有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却被人加以利用上报给心理狭窄敏感的清朝皇帝而被定罪。下面就来盘点一下清朝四大奇葩的文字狱。
文字狱源自统治者的自卑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清朝雍正年间,江西乡试主考官查嗣庭按照惯例出了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策题“君犹腹心。臣有股肱”。这些题无论怎么看都没有问题,但却正是这几句出自四书五经的试题给查嗣庭带来了*身之祸。雍正帝看到试题后勃然大怒,认为首题是对朝廷保举人才的法令有所不满。策题不尊君为“元首”,是对皇帝的大不敬。雍正皇帝的推断简直是匪夷所思,但他却以此治罪,将查嗣庭凌迟处死、将其家人流放。查嗣庭案可见清廷皇帝的敏感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黄培原是明朝官员,历任锦衣卫指挥佥事、都指挥使。明亡后黄培忧郁悲愤,隐居于乡间闭门谢客。却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黄家的家仆黄元衡考中进士当了翰林后,为了改回自己的姓氏解除与黄培的主仆关系,居然纠集几个人从黄培的诗集中断章取义控告他有反清之意。后人找到庭审的原始卷宗,里面记载了黄培被治罪的全过程,黄元衡以黄培诗集中一句:纪念犹列汉春秋。认为这是心在思明。又以“不知天下事,明日更如何"。说天下太平,他却在说明日更如何,有不轨之意。除了诗文,还以黄培儿子中有个”明“字而判他有不忘明朝之意,然而黄培给儿子取名时明朝还没王,这些问题看上去荒谬却使黄培遭到了*身之祸。
朱方旦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医,因其医术高超在当时很有名气。他曾根据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编写了一部医书《中补说》,书中认为人的思维中枢是脑而不是当时普遍认定的心。医书刊登后广为流传,当时的侍讲王鸿旭得到医书后,如获至宝,把它当做进身之阶献给康熙帝,康熙帝看到后果然雷霆震怒,将其视为异端邪说。下令处死朱方旦并销毁其著作。这实在是令人可惜的事,朱方旦著书中除了这一学说还有哪些超越时代的论述后人永远都无从知晓了。
被誉为“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在清朝也被封禁,市面上基本绝版
徐骏案清初的”清风不识字“一案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文字狱。雍正年间庶吉士徐骏在奏章中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因此将其革职。后有人揭发他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句, 称他用明月怀念明朝、用清风影射清朝。雍正帝闻言认为徐骏存心诽谤判处徐骏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