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传说
东汉时期,有一位将军叫马援。有一次,他带兵去攻打南方,士兵们因为水土不服得了一种病,腿受到湿气的侵袭而出现肿胀,严重者甚至被夺去了生命。这种病逐渐在军队里蔓延开来,受此影响,士兵们的士气日渐低下。有人拿出了当地的一种特产给士兵们服用。很快将士们体内的湿气没了,士气也逐渐恢复,马援趁势一举攻下了南方。
班师回朝的时候,马援带回了一车治疗湿气用的特产,但是车子用布蒙着,大家都不知道车里到底是什么。在马援死后,朝中有人嫉妒马援,就向光武帝进谗言,诉其当年从南方带回来的其实是一车珍珠。皇帝大怒,下令不让马援的尸体葬在城里,只能葬在城外。后世之人便将蒙受冤屈叫“薏苡之谤”。那到底是什么帮助马援将军恢复士气攻下南方?又是什么使得马援将蒙受冤屈的呢?答案是:薏苡仁。
薏苡仁的起源
薏苡仁又名薏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薏苡仁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而江浙地区曾出土了大量薏苡仁种子,表明薏苡仁在我国至少有 6000 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薏苡仁的主要产地为贵州、福建等地,其中,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市有“薏米之乡”的美称。现代科学家通过染色体检测,推测广西西南部应该是薏苡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
薏苡仁的营养价值
薏苡仁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为药食两用的佳品。薏苡仁富含多种不同成分的糖类、氨基酸、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亚油酸、棕榈酸、维生素 B 族、钙、磷、铁等,可以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促进大脑发育、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等作用。
同时,由于薏苡仁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酶,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不仅适宜健康人食用,更适宜老人、小孩、孕妇、产妇以及体弱多病者常食。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等,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改善作用。
薏苡仁的药用功效
圣人先贤很早就发现薏苡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肺、肾三经;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等。
服用方法也颇多,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薏苡仁粥,可以治疗风湿痹痛或四肢拘挛等,《神农本草经》更是将其列为上品心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还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降糖、降压和促排卵作用。
薏苡仁不同的炮制方法也具有不同的疗效。
①生薏仁:没有经过炮制的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功效。中药学中有句话叫“生泻熟补”,所以生薏苡仁擅长于利水渗湿、除痹止痛,当出现小便不利、脚气、风湿痹痛的时候可以用到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薏仁的药性偏凉,不宜长期使用;
②炒薏仁:将薏苡仁放在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后炒至表面微黄色然后晾干即是炒薏仁。炒黄能缓和药物的过偏之性,使得药性平和,更利于服用。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普遍活动量减少、暴饮暴食、熬夜、过食肥甘厚腻,而且生活压力大,很容易出现脾虚湿盛证,主要表现为头昏身重、四肢酸懒、舌苔厚腻。这时候可以选择食用炒薏仁来健脾利湿,缓解症状。
③麸炒薏仁:把薏苡仁和麦麸混合在一起进行炒制,一方面使药性变得更加平和,另一方面还增强了健脾的作用。麸炒薏仁的健脾作用要胜于炒薏仁。所以,如果有脾虚、经常拉肚子、吃饭少、肚子胀,那麸炒薏仁更适合这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