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mber编辑 | 六姨太首发 | 《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6期
笔者幼年时,家乡电视台钟爱香港鬼片。
常常一开电视机,画面中就是或披头散发或眼睛流血的各式女鬼,堪称童年阴影之一。
但及至成年,再想起这些鬼言鬼语,却越发觉得,哪里是在讲鬼?半夜显形找书生,怨气不去屡作恶,附身物件寻机缘……鬼事不过是未尽的人事。
- 聊斋艳遇
落魄书生得小姐后花园赠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已久的、出现频率不亚于“灰姑娘”的男性幻想。什么文君司马、红玉梦梨、莺莺张生、宝钏平贵,基本上都不出这一“才子佳人”的套路。
佳人必花容月貌、身份显赫、家财万贯,书生必才华横溢、家境贫寒,然后高中状元大小登科,如此便完成了阶级上的几连跳,平步青云。
因此,后花园赠金可以说是底层知识分子的“成功幻想”,与之相对的则有性幻想:荒野地遇女鬼。
这种故事母本说起来,基本就是一场春梦:一书生赶路,夜宿在荒宅,半夜,一貌美女子前来敲窗/敲门,诉苦/调情,一夜缠绵。隔天书生醒来,或者发现人去楼空,或者惊觉自己睡在坟地。
不变的都是几件破行李还在。
而因为科举制度和中国文化传统所导致的、底层知识分子少之又少的出路,这两种故事虽然处在中国传统文学鄙视链最底层,但却影响极大。
在几多读书人的极寒之夜里被发挥、润色,凄艳就从此而来——让饱尝世事之凄苦的人物,经历一场繁华幻梦——虽然都过得苦,但不妨碍想得美。
个中代表如《聊斋志异》,这部“孤愤之书”中有各色女鬼,并以鬼事讽世事,以鬼情表人情。
虽恐怖怪异,却不乏温柔爱意,流传极广。因此,香港电影进入七八十年代灵异电影流行的全盛时期之后,这就成了题材的一大来源。
比如改编自《鬼妻》的[鬼新娘],改编自《画皮》的[鬼叫春],以及[销魂玉]中的第三个故事,桂治洪戏谑而讽刺的[鬼话连篇]第三节等等。
©️左上[鬼新娘],左下[鬼话连篇],右上[鬼叫春],右下[销魂玉]
但这些影片都太“艳”或者太“闹”,虽不乏辛酸艰苦的小人物,但并不是我们要说的“凄艳”,只有胡金铨的[山中传奇]等几部,或可聊表此意。
片中,贫寒书生何云青去往山中的寺庙抄经,却意外与当地人王妈妈的女儿乐娘成亲,夜夜欢好,自此过起了神仙眷侣的日子。孰料这母女二人与周遭人物皆为亡魂,片尾只剩白骨一具,残尸半只,书生醒来后发现自己仍在上山时休息的凉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