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声音配真画面
这则视频显示,上海某小区门口有几位“大白”和居民;画外音却是“外面发生什么了?这么吵?”还伴随着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和争吵声。细心的网友已经注意到,视频下方的声音来源与视频发布者并不一致。
要识破这类视频谣言并不困难:一方面,可以查看一下视频画面与音频的同步性,部分剪辑的声音与画面并不匹配;另一方面,要注意视频完整性,剪辑类的视频通常不能完整介绍事件全过程。
开局有画面,故事全靠编
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还有一段“人员聚集进行核酸检测”的短视频。同样的视频,有的标注是“浦东高桥地区做核酸”,有的是“宝山顾村核酸检测混乱”。但浦东高桥和宝山顾村均表示,该段视频拍摄场景不在辖区内,相关地区近期做核酸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将“甲地视频套用在乙地”、将“之前视频转称为当下”的情况并不罕见。由于这类谣言的画面和声音都是真实的,所以迷惑性较高。
网友可通过细节辨别:第一,发布渠道是否可靠;第二,通过人物的方言、穿着、文字表达习惯、气候情况、地理环境等,判断视频拍摄地是否为文字或画外音的标注地。
新闻画面移花接木
新闻画面也被造谣者利用,通过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方式进行造谣。
近期一则“上海将停止团购”的谣言就使用了“上海发布”转播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直播画面截屏;
另一则“上海浦西地区消毒正式开始”的视频谣言,使用了一段新闻报道中消毒车并排喷洒消毒剂的画面......
核查时,可以根据画面信息,确认相关视频的播放单位、播放时间,再通过节目回看等方式,看一看完整的新闻报道究竟是什么。如此追根溯源,不论是移花接木,还是断章取义,均可水落石出。
亲身讲述未必真实
有一段视频是拍摄者将一个空饭碗翻来覆,讲述着“上海封控了,家里没吃的了,孩子们快饿死了”。从头至尾,讲述者没有露面,也没有展示讲述环境。
经上海辟谣平台核查,该拍摄者根本不在上海,只是根据上海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采购难”的问题,自编自导了这段讲述。
上海网络辟谣平台提醒,还有些“自述型”视频则带有博眼球、博流量的目的。网友也不能轻信“自述型”视频,尤其是对那些介绍情况时模棱两可、事实细节模糊,却明显带有煽动情绪的“自述”,更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发。
多个传播谣言群组被封停
4月8日,上海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查处网络圈群造谣行为的公告》,明确将联合公安等部门对谣言制造者、蓄意传播谣言者一追到底、依法惩处。
据网信上海消息,目前,上海网信办已协调相关部门对“连飞互帮互助团购群”等四个群组予以封停(后附),对首发谣言的微信个人用户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