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系列
GP的全称是General Procedure,通用程序的意思,是通用汽车公司内部非常知名的流程编号,如GP12,早期生产遏制。
GP12其实就是要发运前再一次的检验确认,不过因为GP12太有名了,很多朋友就想当然认为GP12前面的GP11,10,9……就是生产环节的各道检验/报交,类似于德系的ZP的意思。
其实不然,GP只是个流程的编号,是对内部及供应商培训的一些质量管理流程的缩写,比如:
GP4:生产件批准状况通知(GM1407)
GP5:供应商质量监控流程(GM1746)
GP6:供应商对匹配检查材料的呈报(GM1689)
GP7: 可追溯性(GM1730)
GP8:持续改进程序(GM1747)
GP9:按节拍生产品(GM1960)
GP10:供应商检测设备的评价和鉴定(GM1796)
GP11:关于前期样件及样件材料供应商程序 (GM1820)
GP12:早期生产遏制(GM1920)
质量工具系列
说到质量工具,汽车行业的五大工具自然要说一说,它们分别是:
APQP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FMEA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MSA 测量系统分析
SPC 统计过程控制
PPAP 生产件批准程序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做什么事都要有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FMEA带给大家的就是分类的思想,从严重度、发生度、探测度三个维度进行分类,进而抓重点。
重点抓出来了,SPC就是看生产过程容不容易出纰漏,尽量少的生产出不良品。而MSA的关注点则在“眼睛”,去看检验的“眼睛”是否够雪亮,能不能将生产出的不良品发现出来。
就这样,有计划(APQP)、有重点(FMEA)、生产出不合格品少(SPC)、生产出不合格品也能发现(MSA)的过程,是我们想要的过程,那还等什么,快上车吧(PPAP)。
其他常见的质量工具有:
8D,8 Disciplines of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的8条准则/步骤,起源于福特。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最早由日本提出,后来美国改进。
FTA,Fault Tree Analysis,又叫故障树分析,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自上而下、一层层的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用逻辑图把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FTA是一种从系统到部件,再到零件,按“下降形”分析的方法,形状有点像树,所以叫故障树。
DFM/DFA,分别是Design for Manufacturing,可制造性设计与Design for assembly,可装配性设计。看着很高大上,其实理念很简单,就是解决(设计)理想很丰满,(制造/装配)现实很骨*问题,前期设计时就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