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今年一月以来,四川为境内多座著名山峰“量身高”。6月27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从5月开始,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再次开启光雾山、螺髻山、龙门山(九顶山)三座山峰的测量工作。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于2018年被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此次光雾山高程值的精准测量和后续实景三维模型及景观地图制作,将有助于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光雾山也是此次著名山峰测量过程中,唯一一座采用了登顶的方式进行测量的山峰。
遭遇天气突变 历经三次登顶光雾山
光雾山位于川陕交界,是米仓山的主峰,海拔2500多米,因常年被雾气笼罩而得名。公园以喀斯特地貌、峡谷地貌、地层剖面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辅以花岗岩地貌、碎屑岩地貌、水体地貌和化石发现地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地学研究意义。
“光雾”在当地方言中解释为“全雾”,意即全是雾,都是雾。当地林场工作人员告诉测量队员们,雨天不能登顶,阴天也不能登顶。要等出了太阳才能上山,有太阳才能在林子里辨别出方向,之前曾有向导在林子里突遇变天导致迷失方向的情况发生。
5月25日,队员们第一次尝试登顶,过珍珠沟时被沟里涨起来的水拦住了。连续下了两天的雨,沟里的石头已被水漫过,无法踩着石头过去。
5月27日第二次尝试登顶,爬了一半多,不知什么时候山顶却突然隐在一团浓浓的阴云里,下起了雨,队员们再次被迫下撤。出发的时候明明还是一片晴天。
5月28日,终于等到了第三次登顶的机会。早上4点,队员们早早起床吃完饭,再次仔细检查所有测量仪器、应急装备和随行物品,然后正式向山顶进发。
队员们选择从光雾山的西面登顶,顺着珍珠沟上行。山上的道路只通行到一个叫中坝的地方,从这里开始进入密林,距离山顶还有约3.5公里,全是原始林地。
向导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队员扛着仪器跟在后面,每爬一段距离就在旁边的树上用红油漆刷上记号,并通过手持北斗终端和对讲机向驻地队员报告位置信息。
由于林子太密,太阳根本照不进来,地上厚厚的落叶和苔藓踩上去依然很湿滑。没有路,大多数时候必须手脚并用,3.5公里的距离爬了足足4个多小时才成功登顶。
山顶测量 狭窄空间支起卫星接收器
山顶仅有七八十个平方大小,密密麻麻长满了一人高的细竹子,让人无处下脚。山上天气变化快,为了抢时间,队员们顾不得清理身上的泥巴,稍作休息后就开始选点,砍出一块四五平米的空地,然后小心翼翼架设好国产大地型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仪,找准、对中、整平、调试,直到信号接收仪上的绿灯开始持续有规律的间歇闪烁。
山顶没有遮挡物,卫星信号良好。按照光雾山的实际情况和测量技术要求,队员们要在山顶持续观测4个小时,这也意味着队员们要在太阳下暴晒四个小时。
“除了光雾山高程测量,我们这次还有一批队员同时到螺髻山进行测量。”队员徐许雄说,出测前他们事先对螺髻山、光雾山、龙门山(九顶山)进行了实地踏勘,由于螺髻山和龙门山(九顶山)无法登顶,这次采用航天摄影测量法进行高程测量。光雾山可以登顶,则采用GNSS静态测量法进行测量。
GNSS静态测量法。就是在山峰最高处架设GNSS测量仪器,利用收集到的山峰周围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及坐标成果,然后以基准站坐标为起算点对GNSS观测成果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从而获得山峰主峰高程值并进行计算与精度评估。
光雾山地处南北气候分界线,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南北冷暖气流在这里交汇,造就出一片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观。站在山顶,举目极望,但见峰峦迭嶂、林海浩荡,一片云蒸雾绕。
接近下午3点,队员们完成全部观测。
据了解,光雾山、螺髻山、龙门山(九顶山)三座山峰的外业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内业测量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