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题: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一天
新华社记者
同样的日出日落,有了不同的风景;同样的人们,过上不一样的日子。
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14个连片特困地区正式列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2012年6月14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14个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6月14日,新华社记者回访这一片片土地,实地感受5年来的点滴变化,用文字、镜头实时“直播”所闻所见——
这日子,真真切切;这日子,温暖甜蜜。
6月14日,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贫困户龙双山赶着牛吃草。新华社记者 王建 摄
晨曲,在“孕育”中开启
凌晨4点,大兴安岭南麓已现曙色。
迎着第一缕阳光,龙双山赶着两头大母牛,走向天际线。
村庄的那一头,有个很大的草甸,是天然的放牧场。
龙双山52岁,黑瘦精干。这位黑龙江省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前几年哥哥患肺癌,花掉所有的积蓄,欠下外债。这两头牛,是全家的希望。
为实施精准扶贫,哈拉海乡实施肉牛养殖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实行“扶贫牛”全改良、改良牛全回收、回收牛全高价的配套扶贫措施。
去年5月,县、乡两级共补助1万元,龙双山自筹6000元购买了这两头母牛。根据协议,这两头母牛产下的改良和牛犊饲养6个月,将以每斤18元的价格,卖给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
两头母牛步子一天比一天沉缓,让龙双山喜在心里,它们都已受孕,下个月就要产下小牛犊了。
草甸上,青青小草带着露水。蓝天白云下,两头牛吃着草,清晰传来扯断草根的声音。
龙双山给记者算账:一头犊牛饲养6个月,可长约400斤,能卖7200元,扣除养殖成本,一头犊牛净赚5000元;家中23亩地一年收入6000多元;妻子还享有低保,每年2000元。一年的主要收入将达1.8万元。
“有政府的帮助,脱贫一定有希望。”龙双山说。
6月14日,河北省阜平县砂窝乡林当沟村村民张晓量在温棚采摘食用菌。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千里之外,太行山区。
早上7点,村民在河北阜平县现代食用菌核心园区开始新的一天。
“你们4个去大棚间苗,剩下的到这个棚来摘蘑菇。”张晓量给雇的日工们安排完工作后,也钻到大棚里摘起蘑菇。
张晓量是砂窝乡林当沟村人,去年租种蘑菇大棚成功脱贫,今年当起了“小老板”。
张晓量说,眼下正是蘑菇采摘旺季,从早上7点开始,直到第二天凌晨,要一遍遍不停地采摘、分拣,采摘不及时的话,好蘑菇就会成为次等品。
1个小时过去了,大棚内的蘑菇已经被采摘一遍。记者数了数,装满了20多个塑料筐。“这些能卖1000多块钱。”张晓量说。
去年,阜平县号召贫困户种蘑菇脱贫,由龙头企业提供培植蘑菇的菌棒,产出的蘑菇由企业以保护价收购,农户只需按要求种植、采摘,基本稳赚不赔。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张晓量开始包棚种蘑菇。
“去年两个棚挣了4万多元,年底就脱贫了。”张晓量说,今年他有3.5个棚,估计能分到10万元以上。
“乡亲们明白,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政府政策这么好,提供贷款,还提供技术,只要勤快点,就能脱贫。”张晓量说。
6月14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麻鸭养殖基地,甘平安正在放养麻鸭。新华社发
喜悦,从乡土中捧出
大别山区,河南省光山县杜槐村。
这一天,吃过早饭,贫困户匡自明夫妇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麻鸭基地上班。匡自明打开麻鸭蛋仓库,整理库房;妻子梁光枝换上衣服,卷起袖子熟练地淘洗鸭蛋……
麻鸭基地老板叫甘平安,以前在广州做服装生意,2008年,在县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回乡创业。
“我尝过贫穷的滋味,现在有钱了,不能忘了乡亲。”甘平安回乡后成立了林茶专业合作社。去年初,办起了麻鸭养殖基地,养殖麻鸭5万余只,雇请了400多名当地贫困群众。
2015年,53岁的匡自明突发脑中风偏瘫,生活陷入困境,成为贫困户。2016年,甘平安让匡自明担任仓库保管员,让他妻子做麻鸭蛋加工员,两人每月有五六千元收入,快速实现脱贫。
这些年,县里建立了科技人员对接联系制度,为甘平安及时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县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减少其企业抵押贷款负担。甘平安越做越顺,已带动各村4200户、1.2万人从事麻鸭养殖业,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18个省。
以赤子之心回报故土、留住乡愁的,不只是甘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