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给长辈跪拜磕头是传统还是陋习?
秦玉龙/文
今年春节期间,网络社交媒体上关于过年向长辈行跪拜礼,是传统文化还是糟粕陋习的争论非常激烈。跪拜磕头礼是传统文化还是糟粕陋习,网友们也持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支持者认为,给父母长辈磕头是表达儿女的孝心和感恩之心,是对长辈心存敬畏和爱戴的一种体现形式,也是传统文化中维系宗族家庭关系的一个纽带,应该保留。反对者则认为,时代在进步,有些传统文化需要保留,但有些陈规陋习就需要舍弃,如磕头礼。
确实,当今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给父母磕头拜年的似乎不多了。他们有的不好意思,有的不习惯,有的还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过在陇东乡村,给父母磕头拜年是一个老传统了。
每年春节,我们通过朋友圈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都会看到许多给父母长辈行磕头礼的画面。不过,在城市家庭里,我们看到的多是小孩子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给孙子发红包的场面。而在农村,不但有成年人集体祭祖磕头的场面,也有成年人给辈分高的小孩磕头的情景。
磕头习俗盛行于陇东乡村,行礼者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行磕头礼时,首先站在祖宗排位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族里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如果有儿童参与,并且与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关系的话,就要给儿童压岁钱。磕头大体分两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邻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后的几天,拜访其他亲戚时进行。
传统习俗中,磕头是表示崇敬的最高礼仪,对某个人的跪拜行为表明对这个人的忠诚与尊敬。同时,强迫跪拜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耻辱。 有网友说磕头跪拜礼源于蒙元。事实是跪拜礼源于先秦,那时候没有桌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在地上铺一条席子,人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也称正坐。
因此,古人“坐”的姿势和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古人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坐久了腿脚发麻,血液不畅。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如今的跪。在接待宾客中,“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曰: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稽首,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指稽首、顿首、空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礼,也是今天孝子贤孙们常用的磕头礼。磕头礼也叫叩首礼,如三跪九叩首。
古人席地而坐,坐在席上俯身行跪拜礼,从平民到士大夫皆如此,并无卑贱之意。只是到了后来,桌椅板凳的出现,尊长者坐于椅凳上,拜者跪、坐于地上,跪拜才变成了不平等和分尊卑的概念。
磕头跪拜的意义有三个:一是褒义的,如膜拜、感激、尊重;二是贬义的,如屈服、乞求、谢罪、忏悔。三是中性的,如哀悼亡灵等等。俗语云:跪天跪地跪父母。又云:男儿膝下有黄金。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所言:在古代,磕头作为一种仪式,确实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只要沾上了一个“古”字,就是宝贵的东西。磕头这种仪式,如果说是一种文化传统,那也只是一种不健康的旧传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不同的是形式,相同的是内涵。亲其亲而尊其老,相信是各地乡村民俗都不会缺失的一环。
孝道不在于形式,磕头也不代表孝顺。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一味复制模仿。孝道礼仪仅有磕头的形式,而无传统文化的精髓,只会让“传统”成为“陋习”。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要学习其精髓,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我们才能穿过岁月阻隔,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