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千年前大文豪苏轼对岭南荔枝的一句赞叹,也是对岭南风物的赞美。诗中的岭南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指的就是广东和广西。二省互为友邻,历史上也颇有渊源。
两广本一家两广在先秦时期被中原地区称之为百越之地,虽分属于南越、西瓯、骆越等部族,但仍都属于百越。自西汉汉武帝时设立刺史以来,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两广地区归属当时交州管理。唐时,又于州上设立道一级行政区划,两广又同时归属岭南道管辖。这也便是岭南这一称谓的由来。这是二者沿革上的亲缘关系。
再来看文化和风俗等方面,今天的广西和广东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从语言体系上,两广地区是全国粤语使用最集中的区域,相同的方言体系,正是两省一家强有力的证明。而在饮食习惯上,无论是广东还是广西,都热衷于煲汤,煮粥以及饮凉茶。
花开两朵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时两广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不再是一个整体。二者以古广信划分。广信,是两汉时期交州的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今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处。广信以东归属广南东路,广信以西归属广南西路。这就是广东与广西名称的由来。元朝时期行政区划开始实行行省制度。到了明朝,广东和广西正是成为两个省级行政区划,其省辖范围一直延续到清朝。
从两省当时所辖范围来看,广东占据了整个海岸线,而广西只是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甚广的内陆省。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两地大众间的认同感逐渐减弱。特别是清末,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打开了清朝大门,首先在广州设立通商口岸,使得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地方。
对于海岸线的绝对拥有,也使得广东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文化氛围也焕然一新。相比之下,深处内陆的广西虽与广东比邻,但缺乏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且少数民族聚集于此,经济较为落后,且文化更偏向于原生态。
打破僵局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平衡区域间的发展,改变广西在封建社会时期落后的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首当其冲就是要改变广西闭塞内陆省的现状。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打破原有行政疆域的界限。于是1951年,为了便于发展经济和肃清匪患,中央批准将原属于广东省钦廉专区的合浦县、钦县、灵山县、防城县和北海市这五个县级行政单位划归广西省。1952年3月正式归属广西。
1955年5月,出于对南海国防和渔业统一领导管理的目的,中央又决定除原合浦县划分出的浦北县保留归属广西外,钦县、灵山县、防城县、合浦县和北海市又重新划归广东省领导。
1965年6月,中央再次重新划定两广行政界线,又将合浦县、灵山县、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州僮族瑶族自治县和北海市划归广西。自此,广东和广西的行政分界稳定下来,同时也结束了广西内陆省的历史。
经济就此腾飞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把握机遇,扬帆起航,经济迅速获得腾飞。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使得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带动了经济发展。利用与广东的地缘关系,助力自身经济。地方特色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为自身打造新名片。特色美食畅销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广西正一步步摘掉自身贫困落后的帽子,努力向自己的一衣带水的兄弟省份广东看齐,虽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差距也并不容易填平,但一个同时拥有发展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条件的广西,它的明天终将辉煌。
回望广西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国家决策的助力。沿海五县的划入,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时刻规划全国一盘棋,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全国各地区人民共同富裕。
今天,中国越来越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民生活越来愈好。这样的局面正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