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天中午,中山中路317号,华夏文具店门口,三五个人对着门檐指指点点,有说有笑。
门檐下一团黑乎乎的,细看是个鸟窝。3个小脑袋挨在一块,毛茸茸,胖乎乎,雪白的腹部,黄褐色的脖颈,翅膀和尾羽灰褐色,圆溜溜的眼睛,尖尖的嘴,不时发出“啾啾”的声音,是新生的小燕子。
燕子年年来,两个月前,两只燕子飞来这里造窝,母燕产了5颗蛋,孵化养育了5只小燕子,夫妇俩发展成七口之家。这两天,小燕子在试飞,4只已能飞出蛮远,只有一只还趴在窝里,跃跃欲试。
文具店上班的李巧红关注燕子一家两个月了,从筑巢,孵化,到小燕子长成,试飞,她都看在眼里。
家住附近、70岁的毛大伯,也隔三差五来看,昂着头对着燕子乐呵呵,有时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一待就是个把小时。
隔壁卖茶叶的老韩,店里空的时候也过来看。昨天他们又在店门前碰头,聊着小燕子。
4月27日,毛大伯记得这个日子,他到新丰小吃买包子吃,路过,看李巧红蹲在地上,扫着泥土和杂草。毛大伯看看墙,看看地,明白了。
华夏文具店历史悠久,店里老员工说,它的前身是隆泰昌文具店。隆泰昌是杭州纸业的著名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改为隆泰昌文具店。年年春天,老店门前,燕子都要飞回来寻找旧址。如果原来的窝还在,就住进去,修修补补,生儿育女。去年店铺装修,工人把老的燕窝拿掉,门头也改成了平整光滑的白墙。今年两只燕子飞来,盘旋许久找不到老窝,只好重新搭建。眼看燕子窝一点点大起来,没想到这天“啪嗒”一下,掉在地上摔了个稀碎。
李巧红观察了两天,两只燕子重新造窝,每隔三五分钟就衔着泥和草回来,工程进度蛮快,可窝刚大一点,又掉了。
李巧红急了,这墙面滑溜溜的,燕窝没有支撑点,怕是搭不起来。“我来帮帮它们吧。”
“一捧泥,两只燕子得衔多少次?”李巧红自己找来土和成泥,小心捏出鸟窝形状,找来一块泡沫板,将窝搁在上面。又找了锤子、钉子、木板,想钉在下边支撑。
门檐3米多高,她身体有些胖,爬梯子干活有些笨拙,试了两三次都没成。
毛大伯也想搭把手,可年纪大了,
“您还是歇着吧。”李巧红找来老韩。
老韩高高大大,一米七八,在隔壁开茶叶店20年,燕子年年来,老韩也喜欢,听说要给燕子建窝,老韩也来了劲。他蹬梯攀上,用锤子钉子把木板钉在墙上。两只燕子不时回来转一圈,盘旋,观望。
燕窝造好了,很牢固。一只燕子穿堂飞进文具店,来回飞了两圈。
“燕子是通人性的,它盘旋两圈,这是答谢呢。”李巧红拍了视频,“燕子穿堂,紫气东来,都是吉祥如意的事儿。”
燕子窝搭建好没几天,燕妈妈就产下5颗蛋,每天卧在窝里孵化,老韩爬梯子上去看,“看到5颗蛋,有说不出的喜欢。”
毛大伯也经常来看。一天下大雨,燕妈妈趴在窝里孵蛋,燕爸爸冒着雨飞进飞出,捉了虫子回来喂,“那样子真温馨,像极了恩爱的家庭。”
5只小燕子出生了,光溜溜的,身上没什么毛,眼睛没睁开,嘴巴张得大大的。李巧红说“这就是嗷嗷待哺”。那段日子,燕爸爸燕妈妈可忙了,飞来飞去,不停地投喂。
5只小燕一天一个样,眼睛睁开,羽毛开始丰满,“啾啾”的叫声大起来,身体张开,会扇翅膀……家显得小了,燕爸燕妈回来也没地方落脚,“两个老燕子投完食,逗留一会就又飞走,这些天,它们夜里也不回来,都在外面露天过,很辛苦,这些天看着比刚来的时候瘦了蛮多的。”毛大伯说。
3天前,第一只勇敢的小燕子开始学飞,只是飞不远,飞了一阵就落到外边的门楼上,两只老燕在不远处观望,不时衔回虫子投喂。
小燕子一只接一只陆续飞出窝。
“只有一只瘦弱一点的,一直趴在窝里,它的兄弟姐妹飞出去时,能看到它也在不停地扑扇翅膀,也着急。”李巧红说。
昨天正说着,“扑棱”一下,一道剪影,最后一只小燕子飞出去了。
“耶!”李巧红叫出了声,拍着掌,眉眼里堆着笑。老韩和毛大伯也乐了。
“圆满了。”老韩感慨,再过些天,一家七口就飞走了。明年4月,肯定会有两只燕子再飞回来,是两只老燕?还是5只小燕中的一只,带了伴侣回来?(燕子平均寿命10岁左右,大多数会死于遥远的迁徙途中。)
李巧红当了两个月“铲屎官”,燕子粪便掉在店门口,她每天早上都要打扫干净。“观察这一家,你很难不联想到人,燕子一家像极了一家人,爸妈为谁辛苦为谁甜,都是为了孩子。”
李巧红一个女儿,还没找对象,“我替她急,她不急,也是没法子的事。”
毛大伯退休10多年了,现在和老伴帮女儿照顾外孙。
老韩把女儿一家的照片贴在茶叶店墙上,一抬头就能看到,他已经有两个小外孙,“放开三孩了,女儿要是再添一个娃,我还帮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