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微风拂面,一名渔夫划着小船在江面上缓缓前行,船舷处站着一两只大鸟。只听“噗嗵”一声,鸟儿钻进了水里,没过多久就鼓着脖子从水面钻了出来,渔夫把鸟抓起来倒提着一晃,它就吐出了一条大鱼。渔夫把大鱼收好,并从筐里取出一条小鱼,奖励给了鸟儿。
这个场景想必大家都在电视上、书本插图里见过,或者住在水边的朋友自己也曾经亲眼见到过。
那些被渔夫驯养用来捕鱼的鸟,在民间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鱼鹰,中文正式名大家应该也知道,叫鸬鹚。
渔夫的老朋友中国渔民饲养鸬鹚并用来捕鱼的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唐宋时期的一些古诗词中就已经对此有过描述。例如下面这首: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飏。
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
——唐·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鸬鹚堰》
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诗讲的就是鸬鹚为渔民下水捕鱼的场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触景生情,也很擅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
可能住在山区、旱地的人们没亲眼见过,至少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我国仍然有很多饲养鸬鹚用来捕鱼的渔民,但是现在已经很少了,几乎只剩下云南等地仍然有些水边的景点使用鸬鹚现场捕鱼,主要目的是供游客观赏。
至于为什么,我们一会儿介绍完鸬鹚后再讲。
鱼类终结者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电视剧版的《小兵张嘎》,里面有一段八路军的接头暗号:
“——有鱼吗?”
“——没有鱼,鱼鹰不下水了!”
鸬鹚在民间除了鱼鹰这个名字,还有些其他外号,例如鱼凫、老鱼鸦、水老鸦、乌老鬼等。
从动物学角度来说,鸬鹚可以泛指鲣鸟目、鸬鹚科的三四十种鸟类,其中被渔民驯化用来捕鱼的通常是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鸬鹚这个名字不是形容它很普通,而是学者定名或译名时定下的正式中文名,其他类似的还有普通鵟、普通翠鸟等,都是正儿八经的物种名。
普通鸬鹚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野生的普通鸬鹚在南方为留鸟,在北方为夏季候鸟,大江南北无论是海水区域还是淡水区域,普通鸬鹚都不算少见。
成年的普通鸬鹚体长约70~120厘米,翼展约为120~160厘米,雄性比雌性的体型稍微大一些。
在食性方面,普通鸬鹚是鱼类*手,只要是嘴巴能吞得下的鱼,它们就不会挑食,照单全吃。为了更方便捕鱼,普通鸬鹚的上喙尖端演化出了尖锐的钩子,鱼类只要被它们咬住就很难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