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私信提问,说他听别人说,有两类退休人员能补发6个月的养老金,有的人说不止6个月,还能更多,这是真的吗?哪些人能补发6个月或更多养老金呢?我们具体聊聊,看看这个事,是真是假。
养老金对退休人员来说是事关钱袋子的大事。得益于国家的社保相关政策,大家的待遇不是一成不变的,从2005年开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在不断地增长,到2021年,已经实现了17连涨,2022年的第18连涨窗口也即将开启。
参加过养老金调整的朋友都知道,不管国家是什么时候公布的养老金调整政策,自己所在地什么时候发布本地的调整方案,早几天或者晚几天,大家都并不吃亏,这主要是因为啊,养老金调整的计发时间是从当年的1月1日开始的,而按照过去几年的调整流程,一般呢,国家是4月份左右发布养老金调整办法,各地在5月底以前,会报备本地的方案。
大约6月份的时候,会公布本地的调整办法,很多地区就承诺在7月1日前将补发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因此确实呀,只要是参加养老金调整的退休老人,都是能领到这个补发部分,比如说某位退休老人一核算,自己涨了180元,那么从1月份补发,7月1日前,一般就会补发6个月的增长部分,因此说补发6个月养老金,说法可能出在这里了。
我们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都参加养老金调整,当年刚退休的人员是不参加调整的,因此也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都能补发6个月养老金。但是当年刚退休的人员也有机会领到补发的养老金,只不过不是上涨的养老金,而是重新核算后,补发差额。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养老金的计算说起,一般啊,给刚退休的人员计算养老金的时候,要参照一个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就是上年度的社平工资。
但是一般情况下,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会在下半年乃至年末才能公布出来,因此退休人员只能临时采用再往前一个年度的社平工资去计算临时养老金。等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数出来了,才能重新计算养老金,一般社平工资是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因此大概率啊,很多人是能够在重新核算后,领取到补发的部分,比如说,是7月份公布了新的社平工资数据,那么当地要是动作快,就会补发前6个月的差额,但是实际上很多地区会晚于7月份公布,像2021年不少地区是11月份才公布的数据。那么补发的月数当然就更多了。当然也不是所有当年度退休的人都能补发养老金,比如有地区是7月份公布数据,这位退休人员是8月份退休的,那就按照新基数计发和领取,不涉及到补发的问题。
基本上就是这两类情况居多,同样的,其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也一样,有的地区可能在3月份公布调整基础养老金方案,但是计发时间是从当年的1月1日,同样的,这些人也会补发差额。只不过要根据本地的政策,计算一下到底会补发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