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有肺结节,大家都有一个疑虑:为什么以前没这么多?是不是跟疫情有关?甚至有的人说是戴口罩闷出来的结节,也有的人说是口罩上面有化学制剂引起的。
其实不是长结节的人多了,而是被发现的结节多了,因为肺结节患者在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在以前大部分人不会专门去医院检查一个肺CT,而现在连单位体检都包含了肺CT,而大多肺结节也都在体检时发现。
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cm的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的肺部阴影。
目前随着高分辨CT我国的普及,肺结节的诊出率呈上升趋势,健康人群中经胸部CT查出有肺结节的阳性率达14%~35%,但肺癌的比例仅有0.54%,可见肺结节良性的居多,因此即使发现长了肺结节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通气于天,人禀气于自然环境,空气经口鼻直接入肺与外界相通,外邪最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损害肺体,发生病变。
肺结节为人体正气不足,有形邪气聚集于胸中而形成。《杂病源流犀烛》记载: “邪积胸中……正不得制之,随结成形而有块”,可见肺结节以正虚为本。
《丹溪心法》云: “人上中下有结块者,多属痰”;《医林改错》中记载:“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且良性肺结节生长缓慢、局限符合中医痰病的“逐渐蓄积,可积聚成瘤”的特点,可见肺结节的形成与痰、瘀夹合结聚于肺相关。
阴阳失衡、阳虚而阴结又是肺结节形成的关键。肺为气之本,气属阳,肺结节属有形之实体、为阴。
“肺之阳气”可以推动和激发肺的”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之生理功能。
若肺阳虚衰,在外,抵御外邪功能失职,外感六淫、毒霾之邪易侵犯清虚之脏;在内则使温煦、推动能力下降,水液代谢失常,停留成痰饮瘀浊毒邪,积聚于肺络而成肺结节。
因此肺结节的发病关键在于“阳化气,阴成形”的失衡,临床也发现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最为多见。
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之体更易产生痰瘀。故以扶阳驱邪,温阳消积化瘀并举为大法。
中医古方温阳散结汤,消散一身积聚结节。肺结节非一日而成,而是长期的痰饮瘀浊毒邪日积月累聚于肺络而成。《积聚门》言:“积聚之证,大抵寒多热少,虚多实少,桂枝、肉桂、吴茱萸为积聚之要药,……流通其血,为治积第一法”。
【组方】:生黄芪、党参、白术、肉桂、干姜、淫羊藿、桑叶、陈皮、丹参、北柴胡、浙贝母、海藻。
【使用方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日1剂。
【方剂分析】
1、气阳虚弱不仅包括肺的气阳虚和卫的气阳虚,还包括宗气的不足。“宗气属阳气范畴,宗气虚衰,可视为阳气虚衰”。故方中选用黄芪、白术、党参补益宗气;
2、肺阳根源于先天肾阳,又依赖于后天脾胃阳气的充养,根据“金水 相生”“培土生金”的五行相生理念,温肺阳的同时不忘固护脾肾阳气。故方中肉桂、干姜理中阳;淫羊藿益肾阳;
3、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温阳过猛易化燥伤阴,用药当缓缓图之,故加入桑叶、以润肺,且引药入肺。
4、补益之品多滋腻碍气,加重痰瘀,所以补的同时加入丹参活血化瘀;柴胡调气解郁、行气以散结;陈皮理气化痰,以达补不忘行之效。
5、《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云:“结者散之。”方中加入浙贝母化痰散结;海藻、软坚化痰散结。
该方用意:一方面注重扶正驱邪以治其本,且应补不忘行;另一方面化散瘀通络,但又不可过于攻伐伤正。
如果有形实邪留聚日久,已生毒热,可酌加清热解毒散结之品如夏枯草、山慈菇等。此外,结节易生癌变,还可加用解毒抗癌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参等,以先安未受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