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和除夕、清明、重阳节均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诸多民俗活动被赋予了“鬼魅”和“迷信”的色彩,但背后体现的是“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仍然是敬祖尽孝,和迷信活动不能一概而论。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被为“七月半”、“盂兰盆节”等。中元节和清明节、下元节是我国的三大传统祭祖节日,在民间也被称为“三大鬼节”。
中元节在北魏时期才被设立,主要源于“三元说”中的“地官中元赦罪”,因地官所管辖之处为地府,所以据说到了中元这日,地府大门会敞开,众鬼会离开冥界,回到阳间的家中与亲人团圆,若是没有家的就会在人间游荡,寻找吃食,等到地府之门关闭前再回去,故而便有了“七月半,鬼门开”、“七月半,鬼乱窜”等俗语。
听起来令人生畏的中元节,其实它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毕竟大家口中常讲到的“鬼魂”也都是别人朝思夜想,所逝去的祖先、亲人。所以对于到来的中元节,大家以敬畏、敬重之心对待就好,尊重老传统。中元节的传统习俗较多,其中要记得“做3事、忌3事、吃2样”,祈福纳祥,不触霉运,日子越过越顺。
中元节做3事一、祭祖
七月半在最初诞生之时,并非现今所说的“鬼节”,它原本就是一个专门祭祖的节日,主要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祖灵的崇拜。
农历七月进入初秋,很多农作物成熟喜迎收获,为了庆祝丰收、酬谢大地和祖先的照拂,人们就会在这天进行祭祀祖先,在祖先的牌位前摆上新的稻米,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算是把丰收的喜悦分享给祖先。
后来,中元节的说法盛行,民间百姓开始认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逝去的先人、亲人也就会重新回到阳间,探望自己的后辈子孙,和家人团圆。
故而大家在七月十五的前一晚就会开始准备,提前摆好供桌,到了七月十五的早上把祖先的牌位请出来,再把茶饭、水果等供品摆到供桌上,并点燃香火。这天的一日三餐都要供奉好饭菜、茶水,让先人吃好喝好再将其送走。
二、烧纸
在中元节,祭祖之后的有个传统习俗就是烧纸,当然现在为了环保是不鼓励大家这样做的。据民间流传,阳间的纸到了阴间可以当作钱用。因此人们为了让逝去的先人在冥界能有钱花,就会提前几日准备些金银色的锡箔纸叠成元宝的样子,等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到先人墓地前祭拜完,压下一些黄纸,再专门把之前准备的金银元宝、纸钱等烧给先人,等所有纸钱彻底烧尽了才可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