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路未必适合你,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前几天我们还在分享智能家居的未来,昨天雷军就开始众筹小米的智能锁了,月底公开发售,1299块,功能多样,相对于市面上动不动2000到8000之间的普通智能锁,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以前我们就讲过,未来这一类产品都是大佬的天下,阿里上半年也和大厂家合作推出了他们的品牌智能锁,目前看来,你们前几年做的那些杂牌子将市场教育的差不多了,老百姓也逐渐接受了这方面的观念了,现在大佬们开始下手了。
今天有个小学生家长为了出名,让小朋友写了一篇关于西游记的文章,声称自己发现了西游记里的漏洞,为啥唐僧四人一路上吃的都是差不错的东西,难道每个地方的人吃的都一样,还想穿越到明朝,劝劝吴承恩,让他多请教这方面的专业厨子,多去西域旅行,吃遍西域美食。
然后呢,就上了头条,出名了。原本小孩子对事物产生疑问非常正常,大人要做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把鸡蛋里挑骨头的行为当成炫耀自己有本事。容易吧,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出名最快的方法之一:抨击名人法。
抨击名人,博人眼球,然后上位,也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呢,就是和行业中的名人走极端相反的思想路数。比如培训这个行业,有些老师讲的是心法,思想格局方面的,有些老师讲的是具体的话术,技巧方面的。这两种人经常互相抨击,讲思维训练的,说培训技巧的老师都是小聪明,思维局限只能小打小闹取得小成就,学习自己的思维训练才是正道,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法到了,方法自然就悟出来了。当然,讲技巧的,也会抨击讲思维训练的,都是空头理论,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实际根本落不了地,就好比我告诉你一定要打造好后端,提升成交率,成交率翻一翻,利润增长好几倍。我这么说,你就会懂得怎么设计提升成交率的方法了吗,毕竟大部分人的悟性都很一般。
再比如做营销培训的,有些人会告诉你,顾客是上帝,我们要靠勤奋和性格,要怎么怎么做才能成交。另一个同行呢,偏偏要走另一个极端,顾客不是上帝,我们要操控他们的行为,去诱导他,手段更重要。
现在很多搞培训的都是抨击成功学某鼻祖起家的,虽然这种精神鸦片效力很短,但是是不是就真像他们说的一无是处呢?也不是,当你真的处于绝境,同时还想不出办法的时候,鸡汤还是可以喝两碗的,毕竟能够保命,有些人没有什么办法,就是靠着强大的成功决心,最终突破困境的,虽然是少数,但是对于这少数人来说,它就是有用的。
他们哪个是正确的,其实都没错,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是在两个极端思维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就好比三思而后行,还有做事要果断,不管你选择哪一个,都有人支持你,也都有一大波人反对你。
这第一种方式,无所谓对错,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嘛。以前玩过两天短视频,里面比方说有一个人出名了,然后很快就有几个人专门发表和他相反的思路,然后还要艾特他,然后也迅速获取一大票粉丝关注的。
第二种方式呢,可就不这么具有辩证性了,就像某主持人,专门挑名人,挨个挑他们身上或者作品上的毛病,然后放大,抨击,踩着名人的肩膀提升收视率。
你只要保持沉默,他就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他都不敢反驳我,你憋屈不憋屈?只要你愤怒了,回怼了,又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因为人无完人嘛,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每部影视书籍都有缺陷,他就和癞皮狗一样咬住你不放了,在吃瓜群众看来,能和名人互撕的肯定也有两下子,然后他又轻松的收获一大票粉丝。
就像前阵子俞敏洪发表了一些言论,结果接下来几天,不知从哪里蹦出来成千上万的小编,写新闻予以抨击。原本,小编和俞敏洪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通过攻击名人,也能迅速冒出个头来。
上学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看一本著作,然后说下个星期上课的时候,我要找人做读后感言,结果点名到了一个同学,老师问他:你看了这本书感觉怎么样?结果他回答: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23个错别字。老师又问:那这本书的文章你看了有什么感悟呀?他回答:这个我倒是没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