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万安吴尔宽蒙童馆接受启蒙教育,后来赴杭州求学,便是在“古城岩下,水南桥边”的水埠头扬帆起航的。先生的父亲赶来送行,望着远行的船只在碧水蓝天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才转身慢慢回家。这情形,成名后的陶行知先生在缅怀父亲的一首《献诗》中曾作过感人至深的描述,这也可以说是万安水埠往日的经典故事之一。往日如烟,现在的万安水埠随着新安江水运的淡出历史舞台,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功能和辉煌。但作为过去的留存,万安水埠依然是村姑野老洗衣淘米、打渔垂钓的好去处。
万安摇篮
万安是一条写满岁月沧桑的老街,也是一个传承文明的人才摇篮。早在几百年前那个异族歧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元代,万安街人汪德懋为了教授乡族子弟,就在万安下街创办了以万岁山命名的万山家塾。明代万历年间,为了便于主办徽州一府六县的理学盛会,休宁集全县士绅商议在万安古城岩建造了还古书院。后来的抗清义士、进士出身的休宁瓯山人金声,曾在还古书院读书、练剑、讲学、著述,并留下“练心石”的美丽传说。
旧式书院、学堂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众多新式学堂又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坐落在万安街北侧,背倚松萝、榔源的休宁中学便是这众多新学堂中的一朵奇葩。从1912年建校至今,这所被人誉为“徽州学府”的中等学校,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这里,曾走出孙起孟、吴象、柯庆施等党政要员;从这里,曾走出许根俊、洪德元、许泽永等科技精英;从这里,曾走出胡裕树、朱自煊、程道德等学界泰斗……
“地脉接松萝毓秀钟灵佳气象,门墙满桃李风和日丽好风光”。从万山家塾到吴尔宽蒙童馆,从还古书院到休宁中学,万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学人,万安走出了一个又一个英才俊杰,万安不愧是徽州人才的摇篮。
作者简介:汪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徽学会理事,休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主编《休宁县志》,著有《溪口:新安江源第一埠》。
来 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