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护型口罩,是在多种空气污染情况下,过滤PM2.5、油烟、花粉、汽车尾气等细小颗粒物的防护产品,消费者也称之为防雾霾口罩。但是,市场上的防霾口罩五花八门,到底能不能真正起到防护效果呢?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抽查结果显示,25批次产品当中,12批次不合格,有将近5成的所谓防霾口罩被判定不合格。
口罩过滤、防护不合格 戴了没作用
检测表明,在不合格的12批次中,有10批次日常防护型口罩因为过滤效率或防护效果被判定为不合格。包括标称为以下几个公司的相关产品:
上海娇阑实业有限公司
徐州贝德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杭州绝尘士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兰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艾斯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千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潜江市江赫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中山市金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效率,是体现口罩过滤材料滤除细小颗粒物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2016年11月实施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过滤效率的最低要求也要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