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玄宗时期分别提取福州府和建瓯府的首字后,福建地区方被称为“福建”。在这以前,福建地区的名称一直是“闽”。而今日的福建简称也沿用“闽”的称呼,透过闽这一简称,我们能够追溯到一段悠久的历史。
“闽”首次作为地名出现是在战国著作《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虽然山海经所记载的事情多为神话传说,不能当作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其中的地理记述却十分具有研究价值,且“闽”字的出现已经验证了当时的人们把闽作为地名。
根据对闽的地理方位及地貌的描述,我们可以初步判定“闽”为南部沿海地区,并且西北部有山地,而符合这一地理条件的即为福建地区。
实际上,“闽”字是由对一个民族的称呼后来逐渐演化为地名的。早在先秦时期,闽是越族中的一个分支,故称为“闽越”。人们所说的七闽,即是指闽越族中的七支部族,后来也渐渐变为对福建一带地区的称呼,我们在诗句中也能看见它的运用,如宋代罗子衎的诗句“七闽山水须眉秀”。
此后,闽越人的势力逐渐壮大,在公元前334年,闽越人成立了属于他们的政权——闽越国。
闽越国的建筑、军事、交通等方面在当时都较为发达,社会生产力高,经济实力强。然而,在受到汉王朝的攻击后逐渐走向没落,于公元前110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闽越国消亡以后,福建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势力强大的独立政权,直到闽国的出现。
闽国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国家,它于公元909年建立。闽国政权的统治者并不是闽越人,自闽越国灭亡后汉朝统治者将闽越人大量外迁至江淮地区后,留存在福建的闽越人数量便变得极为稀少了。闽国内部冲突矛盾不断,南唐趁其内战的时机将其消灭,于公元945年结束对福建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