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1日
是第十七个“中国航海日”
也是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日子
中国曾经有过很多航海家
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海图
和大量的古代贸易记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但是,能成为中国古代航海标志的
只有郑和
1405年到1433年间
郑和率领大明帝国的船队七下西洋
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到亚丁湾,泛海九万里
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地区
其航海规模之大,船只及人数之多,足迹之广
堪称世界帆船航海史上的壮举
◎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郑和下西洋前三次的活动主要在中国南海和印度洋东海域,第四次开始远航到印度洋西海域,以及阿拉伯海、红海。(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4月)
01 28年,七下西洋
1405年底,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首至占城
自旧港取西北针路过满剌加向西到苏门答剌
入印度洋,经翠兰屿、锡兰山
继向西北,到小葛兰、柯枝、古里返航
1407年6、7月间回国时
带来爪哇、满剌加、阿鲁、
苏门答剌、小葛兰、古里等国贡使
第二次下西洋于1407年底启航
航路与第一次基本相同
第三次出使颇为紧迫
诏书下达的时候,郑和还在海上
这次远航规模宏大
虽然航路没有多少变化
但沿途却访问了更多的地区、国家
此时明帝国的船队
像是常驻海上的“维和部队”
“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
第四次下西洋的使命
在出访印度洋以西的国家
1413年底季风一到,船队启航
大宗船队沿旧航路到古里后
渡阿拉伯海停靠波斯湾口忽鲁谟斯
分宗船队已自苏门答剌出航
扇形向西往渡印度洋
向北过阿拉伯海
历时两年,使更多的贡使来华
◎ 明朝人眼中的麒麟
1415年底,第四次远航船队为永乐帝带回麻林国所献的“麒麟”时,朝野震动。礼部尚书吕震奏请在麻林国使者到京那天,文武百官上表祝贺。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一月十九日, 永乐皇帝亲往奉天门,以最隆重的天朝礼节,迎接瑞兽麒麟。当时旌旗蔽天,钟鼓齐鸣,文武百官盛服列队。图为明朝画家沈度所绘《瑞应麒麟颂图》。(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4月)
第五次远航首先是要送那些贡使回家
先历西洋诸国,辞还20多国的使节
再通东南诸番……
君万邦、抚四海、怀夷柔远、天下太平
第六次在1421年1月
此时大明国势盛极,数次出洋
在满剌加、苏门答剌、古里等地
已有常设的“官厂”(仓库)、宣慰司等机构
从这些地方,船队分宗远航
西抵南非海岸
甚至可能绕过好望角
进入大西洋西南非洲海岸
向南船队到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甚至澳大利亚沿海岛屿
“去中华绝远”
第七次远航在8年以后
永乐皇帝去世,仁宗登基,诏令停止出洋
直到宣宗即位,想起祖父当年
“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的盛况
才又派郑和出使西洋
此次出洋的航程基本上与第三、四次相同
历时3年
行前在江苏太仓、福建长乐、湄洲岛
大祭天妃宫,树碑立传
与其像是乞佑来程平安,更像是对往事的纪念
<<左右滑动查看>>